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西周的社神、稷神己远远超出了土地神、谷物神的范围,举凡军国大事,如征伐、献俘、结盟以至禳灾,都要祭祀社神、稷神。而天帝及其他受祭祀的神鬼逐渐为周人所漠视。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
A.借助神权巩固皇权B.政教合一得以实现
C.血缘纽带渐趋松弛D.国家治理渐趋理性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2 . 某学者的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这位学者引用的两段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阶级的产生B.世袭制的确立
C.私有制的起源D.早期国家的诞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卜辞中屡见商王问各地“受年”、“受禾”、“受黍年”的情况,这表明
A.商代农业生产技术进步B.商王关注农业收成好坏
C.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D.占卜是商代政治的特色
4 . 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 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
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
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
2021-01-03更新 | 757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且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材料体现的制度
A.是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B.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确立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这一观点反映了商周时期
A.反对君主专制B.强调天下为公C.要求公卿掌权D.重视宗法血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康簋铭文上记载着“康拜稽首,休朕甸(宝)君公”,相对应的则是称自己为“厥臣”;铭文又称其兄为“伯”,相对应的则是称自己为“弟康”。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D.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
8 . 《史记》记载,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统治者都用占卜来决定军国大事。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大事是统治阶层商量好的,借用占卜术来传达“天意”有利于统一人心。这一做法从本质上是
A.反映国家管理的随意性B.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C.统治者欺骗人民的手段D.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代国家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祝、宗、卜等神职人员对军国大事起着重要作用;西周时期,司巫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较低,明保、明公等宗教官职在政权机构中已不复见。神职人员地位的降低
A.适应了周代统治者的需要B.说明周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C.有效防止殷商贵族的叛乱D.反映了商与周矛盾不可调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反映了商王占卜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甲骨文
A.为司马迁研究商史提供依据B.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
C.为占卜文字,史料价值较低D.有利于推动文化普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