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墨子》中说,“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聩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这些主张(     
A.旨在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有利于加快社会财富积累
C.源于先秦小农经济的发达D.否定了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引自《墨子》

材料二:

《汉书》篇目举例
卷五          景帝纪
卷六          武帝纪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
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
卷六十一   张骞传
卷九十       酷吏传
卷九十四   匈奴传
卷九十六   西域传

——摘自班固《汉书》


(1)“三表法”是墨子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墨子上述认识的立足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孔子、孟子与墨子价值立场相近的理论主张。
(2)从材料二“篇目举例”中任选两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其反映的西汉社会状况。
2023-11-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表中空白处应填入(     
原因结果
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社会转型
士大夫活跃,百家争鸣
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小农破产,经济衰退B.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C.匈奴南迁,农民起义频繁D.铁器牛耕使用提高生产力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

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时代贬斥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起用文学儒者至数百人,实现了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汉武帝大举贤良文学之士,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以贤良身份,就汉武帝提出的命题发表对策,讨论成就治世的策略。齐地儒生公孙弘以精通《春秋》之学升迁为天子信用的重臣,相继任博士、太常、御史大夫,丞相并受封平津候,于是"天下之士靡然向风矣"。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为解决"政治问题"提出的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5 .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3-10-17更新 | 215次组卷 | 11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集权,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     
A.体现强烈的民本色彩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
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2023-10-17更新 | 228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举贤才;孟子认为忧患、磨难才能造就人才;荀子主张尚贤使能;墨家主张,不分贵贱唯才是举。诸子人才思想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争霸战争环境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B.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当政掌权的要求
C.反思宗法血缘关系下世官制的弊端D.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8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主题是(     
A.构建官僚政治B.重建政治秩序C.加强中央集权D.变革选官制度
2023-10-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抱朴子·诘鲍》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不竞不营,无荣无辱。山无蹊径,泽无舟梁。”材料体现了哪一学派的思想(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023-10-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通高中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周王本身靠自有的地盘维持他的军事实力,丧失了这领域之后,对诸侯的仲裁也鲜有成效,各国的进贡也告终止。……社会的流动性起先使贵族间的等级不容易保持,继之则连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也被冲破。生产增加,铜钱开始流行,教育普及。迄至东周末叶,以平民出身的学者也周游列国,说辩于诸侯之间。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