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各族在文化上的联系和交融,是各族在经济及政治上联系和交流的反映和升华。它表明这一时期各族的交融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为汉民族的形成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战国时,东北方的燕国使辽河、海河流域各族逐步与华夏民族交融。自称“蛮夷”的楚族,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成为华夏民族在南方的主要分支。西方的秦国经商鞅变法,进一步吸收、继承和发展了华夏文化,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了华夏民族重要的分支。随着铁农具的普遍使用,适应商业发展的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交通的发达,城市的繁荣,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定于一”的共同心理素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西汉时期,西北边塞与匈奴累年作战。为妥善安置“四夷”,西汉多置属国,自两汉时期先后设置安定、天水、张掖等属国,此后属国制度逐渐从西北边塞扩展至东北、西南方向。属国对降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这些属国至东汉时期已陆续郡县化了。此外,针对西域与东北边疆的现实,两汉时期还设置了西域都护、长使、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以及使匈奴中郎将等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

——摘编自卜宪群、袁宝龙《秦汉边疆治理思想的演进历程、实践经验与教训》

材料三

时间事件
贞观九年(635年)唐军击破控制今青海、甘肃一带的吐谷浑,吐谷浑降服于唐朝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灭西域高昌国,设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贞观十八年至贞观二十二年
644648年)
唐在西域灭焉耆,破龟兹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唐灭西突厥,唐朝声威跨越葱岭,到达波斯

——摘编自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出现的重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汉边疆治理的方式及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前期能控制西域的原因并指出其经略西北边疆地区的制度性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中国古代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给刘邦特殊待遇,班固的《汉书》则用了上下两卷的篇幅记述高祖刘邦,多有对人物与天象详尽的记述,并推论出“汉承尧运,德祚已盛,……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的结论。据此可知(     
A.两部史书编纂体例各不相同
B.个人情感倾向导致评价各异
C.儒家思想影响东汉史学评价
D.东汉时期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2023-12-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武帝时,中央集权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宗族地主及富商大贾的矛盾,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也有所发展,而且“和亲”政策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匈奴的骚扰,与北方的民族矛盾也已发展到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在此背景下(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B.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C.张骞凿空沟通西域D.急需新的治国方略
2023-1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有学者指出,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兼容并蓄的胸怀。哪怕遭逢外来异质文化,也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即使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也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观点自拟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2023-12-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时期刺史以“六条问事”,六条之外,则不察,汉哀帝时豫州牧鲍宣“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被丞相司直郭钦劾奏免官,这主要反映了(     
A.刺史监察受到了严格的监督B.刺史品级地位有显著的上升
C.监察官具有明确的职权范围D.刺史制度带有历史的局限性
2023-1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经过七八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中央集权加强,国力强盛,客观上具备了解决西北边防上匈奴威胁的能力。汉武帝本人虽在儒家学说和思想的熏陶下成长,但却不是一个拘谨的儒生,而是具有雄武奋发气质的政治家。这种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必然促使汉武帝改变对匈奴的消极防御政策,采取反击匈奴、巩固开发西北边疆的积极政策。

——摘编自冯勇刚《论汉武帝反击匈奴和经略西北边疆的政策》

材料二   清王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定作出的历史贡献是独特的,历史上任何时期的疆域版图及其有效控制程度均没有达到清朝的规模。因此,可以说历史上中国空前“大一统”版图的奠定是18世纪中国的突出特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开发西北边疆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重要意义。
2023-12-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春晖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叙传》中指责《史记》将汉史“编于百王之末,侧于秦、项之列”,所以他将《高帝纪》作为开篇,陈涉、项羽分别由世家、本纪降为传。这一史学编撰的变化反映出(     
A.贵族政治遭到史家的封杀B.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巨大
C.史学的政治功能日益扩大D.官修史书体裁进行了变革
2023-12-20更新 | 403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不考虑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非农产业的产量应当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即增速)增长(曲线1)。汉代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下,收入的增加速度应当与农业的投资回报率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增长(曲线2)。这就决定了汉代社会的整体消费能力只能支撑A点以下阴影部分的非农产业产量(如图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汉代(     

A.践行了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分裂势力加剧C.赋税制度进一步优化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9 .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老师根据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绘制了下图



请从以上材料四个序号中任选二个序号,分别说明此时儒家思想所处的地位,并分析原因。
10 .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针对地方隐匿耕地数字、私占人口的行为,推行“度田”即令地方丈量耕地、核实户口,但未能严格执行,其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遭到破坏B.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
C.地方官僚督办不力D.建国基础是豪强地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