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普是太祖、太宗两朝的宰相。宋太祖时期,赵普认为当时要务在“定天下”,主张以安抚民众为重。他经常引用《论语》,对《尚书》《礼记》和《左传》等典籍也有所征引。在日常工作中,他对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还与枢密使李崇矩结为姻亲,与宗正赵孚勾结庇护违法者,引发太祖不满而被罢免。宋太宗时期,赵普再度为相,他认为当时要务在维护政权的正常运作以“致太平”,主张用利益调节君臣的关系,用制度约束君臣关系。后人喻赵普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据季乃礼《亦法亦儒: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新解》

材料二   王夫之认为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其谋求功利的伪装。他将赵普与先后投效四姓十位皇帝的冯道等同,斥责其“不知廉耻”“奸臣之尤”“坏千万世中夏之大闲者,赵普也”。

——据王详《宋明时期赵普历史形象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王夫之对赵普评价的因素。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2 . 明清之际,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而今之注虫鱼、命草木者,皆不足以语此也。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下列各项中与此思想一致的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C.主张“修己治人之实学”D.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2024-04-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中西思想史研究》

(1)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2)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师教学用书》岳麓书社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道”。

——《路德选集》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3)结合材料二、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4 . 顺治十二年春,王夫之开始作《周易外传》,通过探索象数以穷理。在这部著作中,王夫之精辟地阐述了“器”(客观存在的各种具体事物)和“道”(事物的规律)的关系,指出:“天下唯器而已矣”,他希望人们“勉于治器”。这一论断(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批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D.确立了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
2024-03-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治B.法律应由民众来决定
C.明确和强化法治的严肃性D.法治与人治同样重要
2024-02-2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商业的兴盛,明朝为商人服务的有关交通、经商的书籍被纷纷刊行,成为后人了解明朝商人经商路线的基本素材。1570年,徽商黄汴编撰《天下水陆程》不仅包括各商路的方向路程、沿途驿站名称、行程风险、食宿条件、行会组织等,还有许多集镇和村落名、河流名。官员旅行,有驿站可以吃喝休息;商贾旅行,哪儿有村落,哪儿需渡河,都要自己操心。明朝后期,政治上宦官擅权,不得志的士大夫们渐渐疏远政治,流连于山水之间,调查当地的民情风俗,这种行为被称为“宦游”。文人们在适宜季节与朋友出游,“不必矫情,不必递性……直心而动”。他们将所行、所见、所思记录下来,形成了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游记,其包含着明朝人特有的对科学的追求,对自然、对社会的独特观察。其中,徐霞客、王士性两位大旅行家的著作就是观察、描写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典范,是地理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学问的标志。

——摘编自傅林祥《交流与交通》

材料二   工厂有统一的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机器强迫人按照机械的节拍从事劳动。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空间缩小,工作压力增大,住房紧缺,环境污染,道德水平降低,人际关系冷漠……所有这些弊病使人们想要逃避节奏紧张的城市环境,回到宁静的大自然中去。工业革命使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使财富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而是更多流向资产阶级,从而增加了有财力外出旅游的人数。产业工人虽然在经济上受资本家剥削,但毕竟是自由人,有迁徙外出的自由,再加上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斗争,资本家不得不增加工人工资并给予他们带薪假日,土地所有者不再垄断权利,财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分配,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得到了提高,这些变革都导致了“有闲”阶层的急剧扩大。由于社会财富大量涌现,温饱不再是生活的目标,各阶层开始购买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范围更大的商品,旅游成为人们主要的消费之一。

——摘编自郭文康《工业革命与近代旅游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旅游兴盛呈现的特征,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旅游兴起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旅游兴起与发展带来的启示。
2024-02-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该思想(       
A.批判了程朱理学利己主义B.继承了王阳明的叛逆精神
C.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意在反对君主的专制统治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3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广东,开始传教。然而,中国人对基督教这个舶来品最初是不感兴趣。为了达到传教的目的。传教士学汉语、用汉姓、穿汉服,读儒家经典,顺应中国习俗,介绍中国人所陌生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吸引中国人。西学随之在中国传播开来。

——这编自用人员《川学东街对中川文化自信的冲击人儿儿们》

材料二   18世纪出现了席卷欧洲的“中国热”现象。法国伏尔泰《风俗论》(1756)中。以中国为矛攻击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大力推崇儒家的理性精神,认为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建立在理性而不是神启基础上信仰自然的宗教。中国还成为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魁奈为首的重农注意者阐发思想的参照来源。魁奈通过耶稣会士有关中国的文献了解中国。他在1785年发表的《经济表》中将中国树立为欧洲重农典范和理想社会。在讨论中国君主制时,他说“我从有关中国的报道中得出,中国体制建立在明智和稳固不变的规律基础上,虽然帝王发号施令,但是他行为检点。”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1767)中,魁奈认为中国的专制不是建立在武断的奇思妙想上,而是遵照规律法则,关注的核心是人们的福祉与社会和谐。

——改编自黄丽娟《“中学西渐”——欧洲现代精神的中国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中国人对“西学”态度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欧洲学者对“中学”的态度。分析当时“中国热”现象的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摘编自朱熹《朱子文集》

材料三   明清之际的学者重视把学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关注社会风习,并突破传统政治哲学的樊篱,提出了许多具有近代意义的政治观念。在学理上,明清之际的学者强调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密切结合,注重学术研究的社会效用。在君权和民众问题上,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强调民众利益高于君权、高于一家一姓之利益。

——摘编自王记录《论明清之际士大夫思想观念的蜕变》

(1)据材料一,指出儒墨法三家思想各自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概述百家争鸣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况宋代理学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体现明清之际新思想的主张。从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你有何认识?
10 . 清人焦循指出:“紫阳(朱熹)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君子;阳明之学,所以教天下之小人。”这里的“君子”“小人”的主要差别在于(       
A.社会身份B.私人财富C.个人品德D.家族声望
2024-01-29更新 | 328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