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在义利关系上,李贽不同意董仲舒提倡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说法,认为人类的任何举动都有其谋利和计功的考虑,只不过情况不同、功利大小有所差别。李贽还认为天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在天边的庙堂里,更不在空谈说教里。上述主张(     
A.继承了程朱理学的思想B.对传统儒学思想提出了挑战
C.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宣扬了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
7日内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天理在人心……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与这段话理念一致的是(     
A.朱熹的理学B.王阳明的心学C.韩愈的儒学D.董仲舒的儒学
2024-04-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2024·江苏·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清代学者阮元在释“学而时习之”时云:“学必兼诵之,行之,其义乃全。”释“吾道一以贯之”又云:“此言孔子之道皆于言行见之,非徒以文学为教也。……故以行事训贯,则圣贤之道归于儒;以通彻训贯,则圣贤之道近于禅矣。”他旨在强调(     
A.格物致知B.实践为先C.经世致用D.援儒入佛
2024-03-20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广东卷02)-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界之势力之影响于学术,岂不大哉!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 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 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此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 自汉以后,天下太平,武帝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 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 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 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 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至 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190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明王国维所谓“能动时代”与“受动时代”的含义及表现。
(2)你是否同意自宋至晚清中国“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末李之藻、徐光启等学者接受西学,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天文数学、农学水利等书籍,他们看到西学与中学之间在自然科学乃至宗教、道德方面体现出来的某些相近、相合或相通之处,由此得出“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的看法。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真正推阐、论证“西学中源”之说,使之系统化、定型化,并对当时及其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康熙时期的梅文鼎。梅文鼎借用了明末以来学者猜测西学与古代中学关系的说法,即“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他解释说,中国远古时代,天算之学十分发达,尧命“仲、叔分宅四方,以测二分二至之日景,即测里差之法也”。与此相应,传教士出于其自身的目的,在利用科学技术作为传教手段之时,也有意迎合中国知识界“西学中源”的说法,把西方代数学(AIgebra)的译名“阿尔朱巴尔”直接解释为“东来法”,也称之为“中国法”。传教士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清廷最高统治者的赞赏。康熙帝说:“夫算法之理,皆出自《易经》。即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彼称为‘阿尔朱巴尔’。不仅西洋算法出自东方,就连西洋历法也同样得自中土。”在统治者的倡导之下,“西学中源”说不仅成为定论,而且成为当时知识界看待西学和中西文化关系的主流观点。

——摘自国学网(节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西学中源说”提出的背景。对于“西学中源”说,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说你是如何评价“西学中源”说的?
2024-02-2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南粤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晚明时代,社会一时尽弃实学,谈良知者满天下,出现了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礼法和忠君节义观念的现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学说被不断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的思想主张。这一变化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社会主流思想的嬗变
C.社会经济的变迁D.知识精英阶层的觉醒
7 . 1639年,顾炎武参加科举落榜后, “感四国之多虞(忧患),耻经生之寡术”。于是苦览二十一史及天下郡县志书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据此可知,顾炎武(     
A.倡导经世致用B.否定儒家伦理
C.反对科举考试D.批判君主专制
2024-02-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朱熹主张“格物”应“穷天理”,不可“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则强调“律历、声音、医药”乃至“草木虫蠕”皆可“格物穷理”。据此可知,方以智的思想(     
A.蕴含唯物主义色彩B.传播近代科技知识C.承袭陆王心学D.背离程朱理学
2024-02-2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下,各级官员都要受到“忠君保民”信条的约束。他们分处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上,执行统一的中央政府的号令,但在贯彻过程中又不需要事事请示,而往往是按统一的儒家国家学说处理大量日常事务,从而自动地对各地区实行控制调节。实际上,历代中国政治家对这种特大系统组织方式亦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儒家国家学说的“强干弱枝,大本小末”的原则,很符合控制论关于分层控制和组织的原理。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阐述儒学发展对该王朝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2-22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明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这一现象反映了(     
A.西学东渐的影响B.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
C.主流思想的变化D.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2024-02-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