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7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把自己的学说主旨归纳为四句箴言,被后世学者称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颐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
2023-12-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鸿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顾炎武提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并建议“用辟举之法"“天下之人,无问其生员与否,皆得举而荐之于朝廷,则取士之方,不特诸生之一途而已也”。由此可知,顾炎武的主张(     
A.宣扬民主平等的政治理念B.植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3-12-23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梁启超曾评价明末清初的学术界和思想界时说:“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此时之学术“极复杂而极灿烂”。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A.因明清改朝换代导致官方正统思想的崩溃
B.明清之际民主启蒙思想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C.明清之际的思想界已跳出传统儒家的窠臼
D.文化专制与高压政策导致学术复杂而灿烂
2023-12-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并逐渐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过程。有关儒家思想发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先秦儒学中“仁”“仁政”“隆礼重法”思想适应了诸侯兼并战争需要
B.从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逐渐受到官方尊崇
C.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隐含平等叛逆色彩
D.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是对此时期社会剧烈动荡的反思
2023-12-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明朝王守仁认为:“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这表明心学思想(     
A.提倡追求个性自由B.强调探究客观世界
C.要求士人注重气节D.激励人们发奋立志
2023-12-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程朱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一种以儒学为主干,兼收佛教与道教,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其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思想内涵,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发愤图强等性格。同时应该看到程朱理学中的消极因素,即理学家重建礼制的努力也是对人性的泯灭。

——摘编自宋钦顺《浅谈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发展和影响》

材料二 明清易代使得蹈虚凿空的晚明学风成为众矢之的,清初学风由玄虚而趋健实,经世致用蔚为风尚。以顾炎武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全面反思和追溯明代政治经济和学术文化,对封建君权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设计出了各种限君”“抑尊的方案。基于保国富民的诉求,他们对重商主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总之,凭借着王朝更迭的权力真空和较少顾忌的思想言论氛围,他们在痛心疾首之余,发出较多惊世骇俗之论。

——摘编自孔定芳《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潮与明遗民的诉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经世致用之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2023-12-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运用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发展。舂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一统政治格局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治格局所代替,新贵族不满足于经济力量的增加,谋求更多的政治权力。私学的兴起以及文化典籍流落民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士作为一种新阶层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诸子之学为其政治目标服务,谋求特定利益。这一时期,中原华夏民族与四周夷、戎、狄、蛮不断争战,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趋同,这就为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胡林涵《浅谈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机制》

材料二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对外开放。随着国门的打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的文化、物产、科技、工艺等沿着这条大道不断地传到了中亚、西亚乃至更远的欧洲。正如史籍所载:“伊吾之右,波斯以东,商旅相继,职贡不绝”。到了唐代,更进入到“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在长安,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通过海陆两途,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火药等物品及造纸、炼铜等技术,都相继传播到东亚、中亚、西亚及欧洲。其中“遣唐使”是将中国唐朝文化向外传播中的一支独特的队伍,他们除了完成官方的外交使命外,随团成员还有许多留学生、学问僧以及医生、工匠等,他们都带着任务来学习盛唐文化。日本大化改新,以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律令制度为样板,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出现了“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的新气象。

——摘编自武斌《汉唐:中华文化的魔力圈》

材料三   中国五四运动更多地表现出对以往文化的批判性,这种批判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文化的自我批判。文化的自我批判当然也不是五四时期特有的思想现象,事实上,明清之际便已从不同方面呈现文化的自我批判意识,但是,五四运动自我批判和明清之际的文化自我批判之间存在重要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明清之际的文化批判首先是面向过去,其目标是从所谓理学回到经学,或者说,从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回归原初的儒学。比较而言,五四时期的文化批判,主要指向未来以及与之相关的新的观念世界。由此,以往历史传统和近代的观念、过去和现在、古与今、新和旧交织在一起,传统和现代之间形成了种种复杂关系,其中存在多重意义上的思想张力。

——摘编自罗志田《反思“五四”;中西古今关系再平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对世界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与五四时期文化批判的区别,并分析五四时期文化批判的影响。
2023-12-2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有学者指出,回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兼容并蓄的胸怀。哪怕遭逢外来异质文化,也常常能够吸收其精华,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即使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也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观点自拟论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逻辑严密)
2023-12-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清朝前期山西巡抚刘于义曾上奏折称当地“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浙江吴兴人姚世锡则说当地士人“用晚生帖拜当商”,“而论者不以往拜为非”。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已走向破产B.进步知识分子大力提倡工商皆本
C.传统儒学提倡的义利观遭到摒弃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2023-12-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山人”是晚明时代的一个特殊士人群体,他们多为仕途中的失败者,受王阳明“心学”的熏陶,挟才自傲,倡导个性解放,揭露社会阴暗,并由此而“非官”、“非政”、“非君”。“山人”群体的出现折射出(     
A.明代晚期社会政治黑暗B.陆王心学成社会主流思想
C.社会出现近代转型趋势D.儒学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023-12-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