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身着儒装传耶稣,口述四书讲圣经”描述的形象是
A.早期的耶稣会士
B.广方言馆的教师
C.同文馆的外籍教师
D.清末学堂里的教师
2 . 下图中两人交往产生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传入中国
B.中国科技文化在欧洲广泛传播
C.中国人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2018-04-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高三4月模拟(二模)历史试题
3 . “身着儒装传耶稣,口述四书讲圣经”描述的人物当指
A.董仲舒
B.朱熹
C.利玛窦
D.康有为
2018-01-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015·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清末的文章《狮子吼》中说:法国革了几次命,终成一个民主国,都是受这《民约论》的赐。明末清初我中国亦有一个卢骚(卢梭)——黄宗羲,他写的书已包含民约之理,比《民约论》出书还要早几十年哩。以上情形体现了
A.卢梭的思想受到黄宗羲的深刻影响
B.《民约论》是法国革命的思想源头
C.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清末西学东渐的常见现象
D.卢梭与黄宗羲的思想有类似之处
2011·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2016-11-18更新 | 1551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1年上海市高考真题历史卷
6 . 诗人写了一首《咏牡丹诗》,其中有一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他因此遭到诛戮。当时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也变成“从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这种情况应是发生在(     
A.明朝中期B.清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年
7 .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用反省内心的方式获得天理,与下列哪一观点的要义最接近
A.孟子的“人性本善”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C.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D.王守仁的“致良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