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
B.延续了传统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C.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茫然无知
D.试图修正旧的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2 . 下图为儒学发展示意图,与a、b、c、d四处儒学发展状况对应的是(     
   
①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                         ②抨击封建专制并倡导经世致用
③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④学派开始创立并形成思想核心
A.a-④、b-②、c-③、d-①B.a-④、b-③、c-②、d-①
C.a-④、b-③、c-①、d-②D.a-①、b-②、c-③、d-④
3 . 以朱元璋、朱棣为代表的明初统治集团,选择了“重治吏,恤安民,崇道统,尊理学”的治国方略;至明朝中叶,尊崇程朱理学的弊端已昭然若揭;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逐步繁荣B.理学占统治地位
C.反对专制的社会思潮D.市民阶层的崛起
4 . 明朝中后期,李贽从基于“知足”之上的“贫乐”,转向基于“不知足”之上的“富乐”;从源于“惕励”“战兢”的“无逸之乐”,转向出于闲情逸致的“逸乐”。唐寅则感慨道:“眼前富贵一枰棋,身后功名半张纸”,袁中道更是认为吃喝玩乐是人生要务,“物欲”乃是人之常情。这一思潮(       
A.加速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B.顺应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诉求
C.深刻影响了政府的政策调整D.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2023-02-05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王阳明认为,“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表明,王阳明的心学(   
A.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B.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6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录,故班录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意,则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录以代耕之意,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该材料反映出顾炎武(     
A.继承先秦民本思想B.主张君民一体
C.主张君臣地位平等D.主张君舟民水
2023-01-19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王阳明认为在断案时,“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倘若以此行事,是非真相自然显明。”王阳明这主张意在(     
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B.坚持以教化协同律法以治吏
C.践行礼法合治治理策略D.强调致良知以维护司法公正
8 . 王阳明认为,“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表明,王阳明的心学(     
A.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C.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D.严厉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9 . 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思想界比较活跃。以下是明末清初的三位思想家及其观点,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       

王夫之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顾炎武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黄宗羲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A.宣扬了儒家教育理念B.反传统思想普遍化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D.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
10 . 明人李贽认为“为善为恶,彼俱无意”,清人金圣叹也认为,李逵“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完全符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标准。据此可知,李贽和金圣叹等知识分子     
A.主张回归孔孟儒学经典B.依据理学塑造理想人格
C.试图突破传统思想束缚D.不以人性善恶品评人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