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梁启超曾评价明末清初的学术界和思想界时说:“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此时之学术“极复杂而极灿烂”。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A.因明清改朝换代导致官方正统思想的崩溃
B.明清之际民主启蒙思想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C.明清之际的思想界已跳出传统儒家的窠臼
D.文化专制与高压政策导致学术复杂而灿烂
2023-12-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清朝前期山西巡抚刘于义曾上奏折称当地“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浙江吴兴人姚世锡则说当地士人“用晚生帖拜当商”,“而论者不以往拜为非”。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已走向破产B.进步知识分子大力提倡工商皆本
C.传统儒学提倡的义利观遭到摒弃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2023-12-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明正德年间,王阳明选取34封朱熹与人往来的书信,编成《朱子晚年定论》。他认为朱熹晚年思想与陆九渊趋同。该书刻印流传后引发激烈批评和争论,批评者认为此书完全是“颠倒黑白”,“援朱入陆”之作。顾炎武批评该书“颠倒早晚,以弥缝陆学而不顾矫诬朱子,诳误后学之深。”由此推知(     
A.王阳明是为了宣扬心学B.朱熹与陆九渊思想趋同
C.顾炎武反对理学的虚伪D.朱熹的思想被后世误解
4 . 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看待王朝兴替的态度,是应当以万民的苦乐优先于一姓一朝的君臣之义,政治的正义必须以万民的好恶为归依,而决不能以一姓皇权的利益和兴亡作为正义的标尺。黄宗羲观点的思想源于(       
A.推翻君主专制的需要B.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D.未能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5 . “明夷”本为《周易》卦象中的一卦,为“离下坤上”,即地在上,火在下。“明”即太阳(离),“夷”有损伤之意,意思是黑暗损灭光明。“待访”是等待贤者来访。黄宗羲以此为书名,可能主要暗喻(     
A.明朝贪婪腐朽,必然为清所灭B.异族入主中原,亡国切肤之痛
C.作者生不逢时,希望贤者赏识D.社会现实黑暗,期盼明君圣主
2023-1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清之际,学风开始发生变化,人们既不满意“心学”的束书不观,也不满意“理学”偏离实际的空谈义理。这一变化(     
A.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B.反映了知识分子对儒学的反思
C.批判了传统儒学义利观D.体现了民众开始关注社会现实
2023-11-08更新 | 226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7 . 在知行关系上,程颐认为: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王阳明“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夫之则认为,知与行是“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关系。他们对知行关系的探讨(     
A.回应了佛教道教冲击B.推动了儒学的新发展
C.深受商品经济的影响D.意在强调人的主观性
2023-10-18更新 | 52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8 .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士农工商四民异业而同道”;学者焦竑批评世人“自世猥以仁义、功利歧为二途,不知即功利而条理之乃义也”;思想家李贽则提出人之有私、为私乃是“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臆说也”。这些观点(     
A.表明了国民道德水准的低下B.瓦解了理学对社会的束缚
C.冲击了儒家的正统义利观念D.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9 . 某学者基于《明夷待访录》中有关古代赋税改革的论述提出了“黄宗羲定律”。该定律用公式表述为bn=a+nX,其中bn是n次改革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革次数。该学者意在视频讲解(     
A.表明苛捐杂派的增多为历史必然B.解读税制改革将并税加征合法化
C.抨击历代税制改革导致王朝灭亡D.揭开“明税重,暗税轻”的真相
10 .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由此可知王阳明倡导(     
A.克服私欲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发明本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