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王夫之谈及史学功能时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师者也”;顾炎武说:“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黄宗羲明确指出:“知古必先通今”。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A.工商皆本B.史论结合C.重视考据D.经世致用
2024-01-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王阳明发挥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理”,“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物”,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朱熹所说的绝对至上的“理”,被王阳明移植到每个人的心中去了。这一主张(     
A.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B.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激励了人们格物致知以求理D.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进取意识
2024-01-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结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此观点属于(     
A.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明清儒学D.近代西学
2024-01-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B卷)试题
4 . 泰州学派认为小说戏曲可“使愚俗百姓人人知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如颜钧就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用伦常诉诸浅俗易晓的“诗歌”“口诀”,创作了《劝孝歌》《歌修省》《歌修齐》《歌经书》《心字吟》等。这反映了明代(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心学成为思想主流
C.世俗文学日益繁荣D.儒学平民化的趋向
2024-0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康德卷)
5 .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4-01-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B.考察范围深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
C.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茫然无知D.试图修正旧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2023-12-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王夫之谈及史学功能时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师者也”;顾炎武也谈到史学研究应“考百王之典”“综当代之务”,是“修己治人之实学”;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知古必先通今”的观点。三位思想家的言论(     
A.以民为本B.史论结合C.重视考据D.经世致用
8 . 王夫之主张:“政之善者,期以利民;而其弊也,必至于厉民。”王夫之把“无利于国,无补于民”的执政称之为“稗政”,将“病国虐民”的残暴手段称为“苛政”。他还提出:“人也,即天也,天视自我民视者也。”王夫之的主张(       
A.突显了经世致用观念B.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
C.论证了勤政的重要性D.展示了社会治理途径
9 .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学说就是破“心中贼”的一粒灵丹,有点铁成金的功效。即使愚夫愚妇,倘真能“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由此可知,“致良知”学说意在(     
A.提倡个性自由、思想解放B.格物致知以达圣贤之道
C.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D.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10 . 历史学家尹达指出,“到了明朝,尤其是正德以后,私人修史数量浩繁、体裁齐备、内容广泛确是其突出特点,也是前代无法比拟的”。明朝时期的当代史撰修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主流,私家所修的编年体和纪传体当代史书就有46部,当朝人物传记共108部。明代私家修史(     
A.表明理学的格物致知盛行B.总结了历代的经验教训
C.利于发挥史学的经世价值D.旨在推广新型文学体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