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1 道试题
1 . 二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措施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措施
军事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铁幕”演说B.②欧洲经济共同体
C.③经互会D.④越南战争
2 . 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产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各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而不必走上推翻宪政的极端道路,从而保证了宪法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现实挑战,适应不断发展变动的社会。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

材料二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万一眼下情况调转,某些共产主义或新纳粹主义国家垄断了这等致命手段,我不认为我们还能高枕无忧。对这种情况的恐惧很可能十分轻易地将集权体系强加于自由民主世界,而后果则令人不寒而栗。

——丘吉尔《铁幕降临》


(3)据材料三,指出丘吉尔认为美国应承担什么责任?他的理由是什么?美国为此采取了哪些行动?试举两例说明。
3 .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认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B.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心理优势
C.源于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D.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1-05-11更新 | 438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949年初,苏联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并以当时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的名字来命名。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约组织
5 . 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B.都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6 . 1962年,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里相拥而泣,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古巴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朝鲜战争B.柏林墙事件C.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
7 . 1953年8月,苏联政府宣布,它也掌握了氢弹的秘密。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由于苏联掌握氢弹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战争已不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方法,结果反而加强了和解运动。据此分析,苏联掌握氢弹这一事实
A.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B.有利于避免战争发生
C.让美苏争霸形成均势D.推动了欧洲走向联合
2021-05-0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导致此“奇特的混合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发生B.美国企图建立单极霸权失败
C.国际力量的重新分化与组合D.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兴起壮大
9 .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看到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这表明他主张(     
A.欧洲联合抗衡美国B.美欧结盟对付苏联
C.欧洲奉行单边主义外交D.欧洲应摆脱美国的控制
2021-04-1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不断演变,国际格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世界的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是权力分配的根本性调整,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加速于18世纪末;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可以表述为“他者的崛起”。

——(美) 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和这种形势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者的崛起”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并指出“他者崛起”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1-04-1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