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各大国都承认维也纳会议提出的一项原则: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应被容许增加其领土属地,除非得到其他大国的同意。此原则隐含三个原则:一是大国高度自律;二是大国愿意承认现存条约的有效性;三是单个国家在谋求单方面扩张时,愿意参加诸国协调的制约行动。材料主要表明
A.大国协调有效制约了侵略扩张B.引发欧洲战争的因素已被消除
C.维也纳会议协调了大国间关系D.各国外交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十月革命后,一批苏俄(联)法学家发展了国际法的新理论,认为国际法是建立在两种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基础上的,国际法中出现了新的民主原则和制度,巩固和发展了以前的民主原则和制度,废除了反动的原则和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B.社会主义制度处于竞争不利地位
C.合理规范的国际法体系已经形成D.苏联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体系建设
3 . 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材料中的这种演变得益于
A.教会权力受到冲击B.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
C.天主教会的腐朽D.世俗王权逐渐回归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上,教皇代表只能以中间人的身份出席会议,在整个会议过程中,并没有实质性的发言权,也没有在最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上签字。相反,代表各主权国家的大使和全权代表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他们齐聚一堂,就战后和平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磋商并作出了有利于新兴主权国家的政治安排。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科尔顿曾高度评价《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认为它“标志着国际法上现代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出现……”。

——摘编自刘慧《三十年战争和国家主权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经过启蒙运动和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在法国大革命后,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统一为核心的近代民族主义在西欧和北美正式形成,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诞生了。19世纪是近代民族主义发展和扩散时期。在英、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观念传遍欧洲。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欧洲民族主义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利益的进步性。正如李宏图所说:“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

——摘编自李詹《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蜕变和亚非拉“应激性”民族主义的兴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国际法上现代欧洲主权国家体系的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内涵的变化,并分析其蜕变后产生的严重后果。从中你可获得哪些认识?
2021-12-18更新 | 18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德语本身的发展与德国民族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16世纪,随着德语的发展和人们民族意识的增强,德意志人把语言作为民族国家的标签。刘蓓在《德意志民族文化的语言渊源》文中指出:“以前,人们是以山川河流来划分国家的。但现在是用语言和政权把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区分开来。因此,我们所称为德国的地方,就是所有的说德语的地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各国语言形成中的关键人物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民族语言发展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12-1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规定
A.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B.承认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C.说明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D.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7 .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革命者宣称,无论血统、信仰、出身,只要认可《人权宣言》的人,都是法兰西民族的一分子。邻近的德意志地区,格林兄弟依据北欧神话与德意志史诗编写出《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以保存德意志的精神。这说明西欧这一时期
A.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认同B.工业革命推动民族觉醒
C.思想启蒙助长民族意识D.宗教改革建立民族国家
2021-11-20更新 | 707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西、葡、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他们为大规模的航海提供了物质的可能。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与民族主义也有着一定的关联。19世纪中期之后,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一起成为世界三大思想潮流。

——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

材料二   民族主义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叶,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认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德国纳粹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植根于德国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历史原因,更是有着20世纪初期特殊的政治经济现实状况,使得这一理论得以社会化和公开化。它还与法西斯的专制、暴力、恐怖的国家机器和战争手段相结合,实施了反人类、反文明的罪恶行为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形成的原因。
2021-11-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淮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792年4月,法国在对英的宣战书中宣称:“各国人民有处理其内政之自由,不许他国干涉。”法国第一次提出了“不干涉”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
A.客观上推动国际法的发展进程B.杜绝了外国对法国革命的干涉
C.体现了法国尊重他国内政自由D.得到了西欧各国的欢迎和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B.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D.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2021-10-27更新 | 348次组卷 | 46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