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古代中国和现代美国都曾在构建国际秩序方面发挥过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夷观作为中国传统的外交观,主张中国的统治者是“天下共主”,对外采用“怀柔远人”的方式来实现“德被四海”的目的,较少使用或不使用武力手段。天下的本意即指其政治意义,是基于地理空间基础上的延展,即“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历史上,朝鲜、日本和越南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华夷天下观在“朝贡—册封”的互动实践中成为东亚各国的共有国际理念,各国以此为指导思想来参与国际实践。传统东亚世界就是在华夷天下观这一国际理念支配下,出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中华”与周边诸国各自中心的“小中华”并存的格局。文化认同是维系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命脉所在。

——摘编自谢桂娟《华夷天下观: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新秩序蓝图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以“十四点”计划为集中代表,以国际联盟为核心。一方面,威尔逊要颠覆以“实力政治”为代表的国际旧秩序,代之以尊重领土主权、大小国一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另一方面,美国要成为新秩序的代表,但不是以经济和军事实力,而是依靠道义武器,依靠不徇私利、秉公决断国际争端的正义形象。但是,新秩序原则充满了矛盾:集体安全也从来没有摆脱过惩罚德国的同盟的影子;“没有胜利者之和平”被视德国为战争罪魁祸首的情绪所掩盖;“自决”原则的含糊不清使之迅速转变为“民族自决”,成为违反威尔逊初衷、摧毁现有帝国的工具,并且点燃了二十世纪最严重内战的火苗。

——摘编自俞沂暄《国际秩序转变背景下的威尔逊主义:起源、政策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夷天下观”的特征与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威尔逊主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华夷天下观和威尔逊主义对构建现代国际新秩序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仁堂”商标


       
                 北京同仁堂

材料二   北京同仁堂大事记

时间事件
15世纪初乐良才由宁波迁到北京,以铃医(即走方郎中)走街串巷行医卖药。
17世纪初乐凤鸣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路南建立同仁堂药铺,编著《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簿》和《同仁堂药目》。
1723开始供奉御药房用药,历经清朝八代皇帝。
1900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同仁堂铺面房被烧。
1950同仁堂在抗美援朝捐献运动中捐献旧人民币6亿9千万元。
1953年底同仁堂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基层党支部。
1954同仁堂率先实现了公私合营。
1957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正式建立。

——摘编自《同仁堂史》

材料三   截至目前,同仁堂的境外门店有160余家,涉及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养生中心和文化中心等,辐射28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全球门店,同仁堂已为全球约5000万人送去了中式健康解决方案,并在上亿人群中推广了中医药文化。有35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同仁堂,依托国际化发展“四步走”战略,历时30年,以十年一台阶的跃升节奏,把中医药文化逐步传播到港澳、东南亚和欧美主要国家,成为文化出海的一支重要力量。

——引自2023.12.5新华社《瞭望|同仁堂携中医药登上国际舞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同仁堂”商标中的文化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同仁堂在服务对象、企业性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北京同仁堂发展历程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启示。
2024-01-3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5、16世纪欧洲冒险家关于美洲的著述中,曾屡次描述美洲人的怪异,如约翰·洛克描述,圭亚那居住着洞穴人,他们以食蛇为生;无头人的眼睛和嘴长在胸脯上。但很多人描述的奇形怪状之人,均为道听途说。这反映了(     
A.自然科学对人类的研究认识不足B.欧洲人秉持“欧洲中心论”观点
C.欧洲人冒险的目的是研究美洲人D.欧洲人全面建立起对美洲的殖民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徽州人继承宋元谱牒纂修传统,掀起了纂修谱牒的热潮。明代徽州谱牒的纂修宗旨主要是“序昭穆、辨尊卑、萃涣散、联属人心、志事实也者,使后世子孙知宗派源流,不忘所自”。在修家谱过程中,徽州人将个人、家庭、宗族与国家统一起来,形成宗族与国家相呼应的良性互动局面。徽州宗族还一再强调谱牒与国史的相通相同关系,为史书善恶并书和谱书隐恶扬善异同辩护。谱牒“忠”“孝”都恪守封建统治者倡导的“礼法”,两者又统一起来。谱牒规范的家与国、忠与孝的关系,是徽州宗族一向标榜的“家国虽殊,忠孝则一”的道理。

——摘编自卞利《明代徽州谱牒的纂修、管理及其家国互动关系研究》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谱牒学研究和家谱资料整理工作蓬勃发展。19847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家谱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这一通知推动了谱牒研究的开展,尤其是民间修谱。民间修谱走在前面的当推福建省,后遍及全国各地,修谱新浪潮出现。

——摘编自王鹤鸣、王澄著《中国家谱史图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徽州谱牒修订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谱牒研究、修谱新浪潮出现的历史背景,说明民间修谱的社会价值。
2024-01-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指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最本质、最重要的思想,它是其他精神的基础、前提。如何把握民族精神的核心,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有学者提出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重德、务实、宽容、爱国都不能离开自强。还有学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理性精神,脱离了理性精神,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精神,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求实精神和具有积极意义的应变精神。再有学者认为,对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最鲜明、发展最持久、影响最广泛的一个传统,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以这种理想为核心的。另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传统。也有人把张企年所概括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华民族拼搏的精神,“厚德载物”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兼容并包精神。

——摘编自俞祖华、赵慧峰《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学者的观点赞成、质疑、修改或自创皆可),并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20世纪70年代,西欧国家相继采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推行不同文化群体的和谐相处。但21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又转向融合政策,目的在于促进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渗透,提升外来移民对本土文化的接受程度。影响西欧国家文化政策变化的突出因素是(     
A.各种矛盾冲突B.宗教信仰不同
C.文化认同问题D.教育程度差异
2023-07-27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云南姚安有“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之美誉,但在明之前,儒家文化对其影响有限。明朝时以流官治理姚安,并建立官学、社学、书院等儒学教育机构;清朝时修葺各级官学,兴办义学等启蒙机构,大办书院,最终儒学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明清时期对姚安的治理反映出(     
A.这一时期书院制度的盛行B.官学为当地主要教育机构
C.社学和义学具有启蒙作用D.文化传承有利于巩固统治
2023-07-27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成吉思汗西征到旭烈兀西征,数次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了中国与伊朗之间的人口移动。在波斯人来华的同时,亦有大批汉人西迁至伊朗,他们之中既有军匠、医师、工匠,也有民间的手工艺人,还有私属人口和奴仆等。材料说明蒙古西征客观上(     
A.促进东西方贸易发展B.推动中外文明交流
C.导致了大量奴仆存在D.改变伊朗民族结构
2023-07-27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考证元青花瓷世界上现存大约300多件,在我国传世和出土的约100多件,国外至今尚存有200多件,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萨莱博物馆陈列80件,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陈列37件,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馆和伊朗阿迪比尔宫也收藏了数十件。这说明元朝(     
A.对外贸易传播中华文化B.统治疆域辽阔
C.商品经济发展高度繁荣D.制瓷技术进步
2023-07-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学者冯天瑜认为,中华文化有别于重自然或超自然的文化类型,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天地君亲师”同时供祭,现世来世不隔,对神灵持“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应付和利用态度,多数中国人更敬重的是祖先和由祖先繁衍下来的族群。这说明中华文化(     
A.强调个性解放B.人性论逐步走向成熟
C.神秘色彩浓厚D.突出人文性和实用性
2023-07-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