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甲午战后,梁启超主张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国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真正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并以这种共同体为争取独立的主体,进而在国际秩序中确立自己的合法性。这一主张说明(     
A.改良派积极寻找“托古改制”依据B.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潮
C.西方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D.家国情怀在近代转型中与时俱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亚季风带的充沛降水与华北、江淮与江南的辽阔冲积平原的优良宜农条件,使东亚大陆很早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规模巨大的人口——经济——文明复合体。中华文明的独创性与高度发展水平,使古代中国人有很强的自信心与包容性,不畏惧开放,乐于与其他民族交往,并学习其优秀成果。中华文明史上也没有跨洋越海侵夺他人国土财富、划分势力范围的弱肉强食传统。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各国人民不畏旅途艰险往来于东西之间,“丝绸之路”就是这样形成的。

——摘编自郭建龙《丝绸之路大历史:当古代中国遭遇世界》

材料二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要在现有的国际规则下和平发展,寻求新的生长空间的。从中国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极其巨大的生产力。而过去那种靠投资、出口,不计资源、环境与劳动力消耗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从国际条件看,既往一二百年中,世界形成了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与多数发展中国家对立的局面,西方国家从未真正关心过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福祉。这些国家若能选择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不但能改善其本国的经济,也创造了更大的社会需求,进而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成长空间。

——摘编自梁昊光、张耀军《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丝绸之路”开通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汉代丝绸之路与当代“一带一路”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措施。
2024-02-21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中国国民体质羸弱,被讥讽为“东亚病夫”。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9年,我国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此后全国掀起了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七十年来,我国运动员在各类国际大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3695 个,创超世界纪录1332次。涌现了一大批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英雄事迹。体育健儿们发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上世纪70年代初,著名的“乒乓外交”书写了“小球转动大球”的历史佳话。七十年来,我国与18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体育友好关系,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2万亿元。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体育是影响和凝聚美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美国文化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和载体。美国人对许多问题政见不一,难以达成共识。资深媒体人哈里森·瑞里就观察到,“美国人在社会中已经分崩离析,经济上压力重重,道德上无所适从。如果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的话,就是体育了。 ”一位文化学者甚至认为美国实际上是一个“体育共和国”。

——摘编自徐国琦《试论体育视角在美国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分析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体育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作用。
2024-02-02更新 | 36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初,外国科幻小说开始走进中国人的阅读世界,并出现本土的第一次创作浪潮,但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基本退潮。

材料   20世纪初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

时间

作品

主要内容

1904

《月球殖民地小说》

某青年在逃亡过程中遇到侠义的科学家,搭乘热气球和飞船在地球周边冒险寻找妻儿,甚至登上了月球。

1904

《女娲石》

一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女革命党,在精通现代科技的神秘组织帮助下, 展开爱国救亡活动。

1908

《新纪元》

公元1999年的中国已摆脱所有不平等条约,成为一个科技发达的超级强国。面对欧洲的挑衅,中国派遣超级舰队远征欧洲。

1908

《新石头记》

贾宝玉在1901年复活,到上海等地游历,目睹了火车、轮船、电灯等新事物,乘坐潜水艇绕行地球, 在被科技文明所震撼的同时,相信将来中国也能制造。

——摘编自储文静《脑洞大开的晚清民国科幻小说》

根据材料,从时代背景的角度,选取材料中展示的一个历史场景进行解读,并对近代科幻小说浪潮进行评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暴发于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导致欧洲宗教神职人员和官员大量死亡,而这些人恰恰是掌握拉丁语的主要群体,以至于拉丁语再也无法维持其官方语言的地位,中世纪文化也走向衰落。这使欧洲(     
A.进入漫长黑暗时期B.宗教的权威不复存在
C.民族语言开始推广D.开启新一轮文化创新
6 . 下图是《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对丝绸之路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丝绸通过①运往西亚与欧洲B.游牧民族多沿着②西迁到西亚
C.南亚印度的佛教通过③传入中国D.宋朝主要通过④进行海外贸易
2023-08-03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喜爱收骏古玩并研究“金石”证经补史,20世纪初,知识分子希望明确本国历史以增强国家凝聚力,强调文物对本国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作用,脱离证经补史的经学传统。中国文物观念的转变(       
A.推动了博物馆的诞生保护文化遗产B.体现了历史价值与艺术审美的融合
C.反映了强调文化自信应对民族危机D.加速了中国文物研究的科技化转型
2023-08-03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韩国原属东亚儒家文化圈,近代以来先后融合了佛教和基督教等外来文化,形成了韩国经济翻身的特殊精神动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连续35年保持了7%~9%的GDP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据此可知,战后新兴民族国家(     
A.多元文化融合促进现代化进程B.通过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C.发展经济是独立后的主要任务D.致力于民族民主意识的传播
2023-07-26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世纪70年代,美国太平洋铁路最终建成。这条铁路修建最为困难的西段近90%的部分由华人劳工建成,但在铁路建成之后,华人劳工未获尊重反而遭到了白人的歧视与迫害,他们只好在以旧金山都板街为中心的小范围内聚集,后来这里又迁入了新的移民,发展至今。华人劳工的聚集(     
A.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社会影响力B.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保留与传播
C.使华工成为各国建设的主要劳力D.为中国带来了巨额的外汇收入
2023-07-26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乌吉苗寨是黔东南州苗族蜡染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近年来,当地积极挖掘苗族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带动村民从事苗族传统刺绣、蜡染等手工制品生产与外销,实现“非遗”传承与市场对接,走出一条传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据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       
A.大力开发,推向市场B.充分保护,适度利用
C.充分利用,大胆创新D.严格保护,封闭保存
2023-07-16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