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儒学乃中国传统文化之主脉,在历史长河中儒学不断地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什么诸子百家中,唯有儒家取得了这样的地位呢?首先儒家是传五经的,五经是古文化的核心成分,儒生也是公认的古文化代表和社会教育家,因此比起诸子百家来,儒术具有特别的文化优势。就连道家、法家、墨家等学者,自幼也得读儒家之书,因为那是社会的基本教科书······换言之,儒术虽没什么高深之处,却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之中。由此,儒术变成了一种可以号召民众、凝聚社会的意识形态。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二 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迪绝百流。遂乃兴学校,置博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三 理学家面对传统佛道的挑战,选择了担当精神,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的学术使命,建构了“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清人全祖望语)的理学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家深沉的忧患意识,孕育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的担当精神……宋明理学强调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周建标《宋明理学中的积极精神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位和孔子对儒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理学家认为宇宙的本源是什么。说明理学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脊梁”。
2023-09-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龙山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太学在政府初创时规模很小,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博士弟子50人。汉成帝末年“增弟子员三千人”。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但政府遇到疑难问题时,博士也要提供咨询意见,承担巡视地方政教的工作,还要对儒家经典进行校勘、注释和传播。兼教学机构与国家考试机构于一身的太学,而且要鼓励青年自学,校外人员参加太学考试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资格和荣誉。这促进了汉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凌皓《汉代太学如何培养治国安邦之才》

材料二:唐末五代智璇等僧人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北宋“因袭增拓”而成岳麓书院。南宋初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培养出了一大批当世的经世之才。朱熹自福建专程来访,并与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饮池水立涸”。这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也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摘编自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书院简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太学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与西汉太学相比,宋代张栻主教岳麓书院的教育教学特点
2023-09-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重点中学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561年,古希腊哲学家卓罗斯为当时的奥运会起草了一份竞赛章程,规定:竞技者必须是希腊人,违者处死等。古希腊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天举行献给宙斯的祭礼,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宙斯像前举行宣誓仪式。最初竞赛项目只有场地跑,最多时达23项。

——摘编自许海山《古希腊简史》

材料二: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开幕,来自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大不列颠、希腊等13个国家的使者出现在体育场的跑道上。比赛项目有古典式摔跤、自行车、田径、游泳、射击、网球、举重和击剑。30岁的希腊妇女斯塔马塔找到组委会,因为选拔参加者的期限已过,组委会无法将她列入比赛名单,后来那名美国妇女缺席,斯塔马塔一个人跑完全程。

——摘编自瓦施泰因巴赫《奥运会通文》

材料三:1984年7月28日,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开幕,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802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奥运会。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有孟加拉国、巴标、格林纳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所罗门群岛、赤道几内亚等国代表。未参加本局奥运会的有苏联、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古巴、捷克斯洛伐克、蒙古、越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国代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运动员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产生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员夺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摘编自瓦施泰因巴赫《奥运会通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希腊奥运会相比,第一届现代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背景及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斯)建议,除秦国官定史书《秦记》以外,其他各国的历史记载都予以烧毁;除博士官所负责管理的文献以外,天下有私人收藏《诗》书》百家语者,都必须上缴政府予以烧毁;胆敢私下讨论《诗》书》的人,处以死刑;以古非今、私藏禁书的,诛灭其家族。而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不在禁、烧之列。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斯建议的背景及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后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
2023-09-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明显增长中找到。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的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贸易量也随着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而上升。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朝。唐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董茜茜《唐朝之海上丝绸之路》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根源。概括宋朝在农业、手工业领域反映这一根源的具体表现。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2023-09-11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1课学习讲义
6 . 中国拥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博物馆资源,也擅长建设现代超级工程,让我们跟随它们一起寻找国家发展变迁的足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世界遗产”名录(部分)

遗产名称

所在地

遗产概况

长城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市区

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

甘肃省敦煌市

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

北京市

1987.12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1994.12世界文化遗产

颐和园

北京市

1998.11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

山西省大同市

2001.12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

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市

2014.6.22世界文化遗产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福建省泉州

2021.7.25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辛亥首义同志纪念章

辛亥革命博物院

李大钊“标准”头像原版照片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图表》

中国国家博物馆

材料三:中国超级工程(部分)

中国天眼: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探索宇宙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口径500米,发射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如果在里面倒满矿泉水,全世界70亿人平均每人可分4瓶,能看穿130多亿光年的区域,接近宇宙边缘。目前,“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港珠澳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由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桥隧全长55千米,分别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组成,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两个遗产名录设计一次主题研学,写出拟定的主题并说明研学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论述中国现(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任选一项超级工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现实价值。
2023-09-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人们注意到唐朝因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的文化昌盛情况,认为唐朝之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一是因为唐朝的社会和文化能条贯、折中此前数百年的遗产,二是因为唐朝能兼容并包地摄取其他民族甚至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文明和通过南海传来的南亚文明,它们对唐朝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宗教、艺术、实用器物等方面。

——摘编自王小甫《边塞内外》

材料二   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在这个时代,东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是以此为中心展开,并因此获得各种文化的。中国的国家机构建制及其运作,规定于律令之中。因此,对于各国而言,重要的是学习律令,引入律令所规定的各项制度。

——摘编自《天一阁文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说明“唐朝是一个少有的既善于继承,又能够兼收并蓄的朝代”。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外交往的特点。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世纪很多西欧天主教的传教士经由海路来华,真正在中国打开局面的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1582年来到中国,他采取了较为明智的办法传教。首先,争取上层官僚、士大夫和皇帝的支持。1601年利玛窦到北京,明神宗召见了利玛窦,破例允许他在北京居留传教,礼部尚书徐光启、工部员外郎李之藻等均与利玛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玛窦采取中国习俗进行传教的方式。他穿儒服,习华语,研究中国典籍和社会风俗,尊重中国人的尊孔习惯和纲常伦理。利玛窦还采取以学术为媒介,借助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艺术等方式传教。他在北京参与译书修历、绘制地图、传教等活动,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同时,在中国奉公守法,为朝廷,为官府勤劳服务,坚持与官府和民众保持友好关系。利玛窦等采用的天主教儒学化的传教方式,被康熙命名为“利玛窦规矩”。利玛窦之后,耶稣会传教士中影响最大的是德意志人汤若望和比利时人南怀仁。综观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播的西方学术,有欧洲古典科技知识和学术思想,还有近代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徐光启认为这些西方学术“是格物穷理之学”。西学启发了中国思想界,促使中国思想家重新审视中国文化,提出了具有近代特征的思想命题。李贽的人类天赋平等思想或从天主教教义中得到某些启发。黄宗羲系统研究了传教士介绍的西方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类似孟德斯鸠表述的权力制衡思想和民本思想。

——摘编自吴乃华《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西方传教士在华的传教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规矩”对国际文化交往的借鉴意义。
2023-09-08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之明清科技·随堂练习A卷
9 . 【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解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在这种伦理观下,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即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专制)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使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国情怀的内涵并简述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甲午战后二十年间反映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救亡图存运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1990年,合法的国际移民有将近1亿人,难民约1900万人,而非法移民至少达到了1000多万。这个新移民浪潮部分是非殖民化、新国家的建立,以及鼓励或强迫人民迁移的国家政策的产物,但同时它也是现代化和技术发展的结果……正如西方的经济增长刺激了19世纪的向外移民一样,非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样刺激了20世纪的向外移民。

——摘编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末大规模移民的主要迁移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历史研究离不开时空信息,请列举绘制一幅人口移动的历史地图所应具备的要素。
2023-09-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