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末期到西汉中期的社会,(统治者)通过选择,在诸子百家中逐渐确立了儒家的地位。儒家善于继承前朝的典章制度,并与时推移,加以适当的因革损益,使之合于当世,便于应用。其生聚教训之策,更足以内裕民生而外服四夷。内裕民生应视为安邦之本。在分配经济资源,在财产与权力的再分配过程中,儒家满足人民的一个基本公正合理的要求,强调民生,制民恒产,主张惠民、富民、教民,缩小贫富差距。其推行的文官制度、教育制度,为平民、为农家子弟提供了受教育及参与政治的机会。这种制度的建构本身,是儒家理念促成的。这个制度文明背后的理念,是维系人心,协调社会人心的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系统。

——摘编自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末期到西汉中期的社会是如何通过选择确立儒家地位的。
(2)结合所学知识,以隋唐到明清的儒学地位为例,阐述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拿什么证明你,“丝绸之路”

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学界说法不一,第一种观点认为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2ct左右)开通了丝绸之路;第二种观点认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

史料:

A:《穆天子传》出土于战国墓,记载了约3000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

B:新疆阿尔泰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C:东罗马金币,发现于西安何家村唐代陶罐。

D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馆前的一处窑砖瓦址时,发现了百余具骨骸。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骨骸样本中,有一个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

(1)若你支持第一个观点,请结合所学列举自汉至唐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2)若你支持第二个观点,请说说你会选以上哪些史料作证据,并说明理由。
2023-08-09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前期,欧洲教育为教会所垄断。11世纪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于是,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大学。

——摘编自张磊《欧洲中世纪大学》

材料二   1825年,著名诗人汤玛斯提出建立一所“伦敦大学”的设想,以与贵族、教会控制的牛津、剑桥等古典大学相抗衡。经多方努力,利用募来的15万英镑,伦敦大学于1826年正式开学,这揭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与传统大学相比,伦敦大学取消了神学系,代之以理学系和工学系,开设了大量有关近代自然学科和技术工科方面的课程。伦敦大学成为一所“没有上帝的学校”,它以相当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1/10的费用收取学费。在伦敦大学的影响下,曼彻斯特欧文斯学院等相似大学相继成立。

——摘编自《英国新大学运动及其对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欧洲大学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新大学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4 . 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生计和生存的状况,民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的政治主张不是从历史上抄袭过来的,而是性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有下列各项:第一,给民以“恒产”;第二,赋税徭役有定制;第三,轻刑罚;第四,救济穷人;第五,保护工商。孟子的先王之道就其内容而论,与时代的要求相合拍,具有现实批判主义精神。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初,定令有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敝。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敬,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帝善之,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

——摘编自欧阳修《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三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宋朝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5 . 古代地中海周边曾诞生过许多著名的大帝国,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为其中两个帝国扩张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写出图1、图2两个帝国的名称,并分别列出一条判断依据。
(2)有人说地中海是“文明交流之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在历代统治者的鼓励和各族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下,创造了光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巴格达为中心,往西经开罗和科尔多瓦传播到北非和整个欧洲;往东传到中亚、印度和东南亚,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地位,并概述其文化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这一时期 ( 15、16世纪)最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的崛起,开始了向近代社会转型。而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仍在自身传统轨道上运行,展现着各自文明的特点与辉煌,多元文明的格局依然明显。

——据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等


   
                                     马尼拉帆船路线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尼拉帆船贸易”兴起的背景。 简要评价15、16世纪欧洲崛起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023-07-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西洋奴隶贸易统计表

时间1525年1550年1700年1800年1835年
奴隶数量(个)0533545 29681 944 44 914

——摘编自霍华德《大西洋奴袁贸易史》

材料二   除了道德(思想)和政治因素外,经济力量也是使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寿终正疫的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奴隶劳动力的价格一直没有降下来,而随时可能出现的叛乱使奴隶主不得不保持耗资巨大的武装力量。即使没有反抗,奴隶们也消极急工,奴隶主还必须照管他们的生活………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署法令废除奴隶版卖。此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制定法律皮除奴隶制。长达400年之久的罪恶的跨大西洋奴袁贩卖活动宣告终结。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6—19世纪初期大西洋奴隶贸易兴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西洋奴隶贸易宣告终结的道德(思想)、政治和经济因素。
2023-07-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民权保障事业发展曲折且并非完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制宪会议上的争议大体上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中央与州权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类是中央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类是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部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问题。在讨论第三类问题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双方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妥协——黑奴在选派国会代表和纳税时按自由民的3/5计算……最后,经过近4个月的反复辩论,于1787917日制定了宪法草案。42名与会代表中有39名代表正式签署了草案。在资产阶级立宪史上,美国首先制订出了一套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制度。

——据刘绪贻《美国通史》第2……卷整理

材料二   19545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的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但南方许多州拒绝有色人种进入白人学校,最严重的一起冲突事件发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19579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派出国民警卫队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2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得不动用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占领”了小石城,保护黑人儿童入学。

——据刘绪贻《美国通史》第6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简述美国是如何对这三类问题进行制约与平衡的。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什么现象,并结合18世纪至20世纪美国的历史对这一现象加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选考)历史试题
9 . 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变革关系紧密,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兴许对思想界影响最深。据称,这是人类迄今作出的最伟大的精神调整。旧的天堂被打破了,《希伯来书》和基督教圣经上描述的上帝创造的东西,看来是属于无稽之谈。他们希望使社会也能履行自然规律的法则。人是名符其实具有伟大智能的生物,居住在一个既可理解又可驾驭的世界里。这些思想对欧洲社会的世俗化作出重大的贡献,从而逐渐把宗教和教会撇在一旁,为欧洲政治权力和这个时代许多新的智力争论开道。

——整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作为知识阶层的精英、资产阶级的先锋,在18世纪积极领导和参与了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们都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深感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对自身的力量也充满自信。诚然,这些佛大的“哲人”们并没有结成一个政党,但他们的思想却通过其脍炙人口的作品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这股强大的洪流不仅为行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而且还为新制度的建立扫清了多方面的障碍。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要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就必须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创办刊物、编印小册子、组织团体等方式,传播革命思潮,鼓舞国民精神。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

——整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哥白尼和牛顿“对思想界影响最深”的科学成就,并分析这场“革命”在打破“旧的天堂”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7-19世纪的相关史实,以“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2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的辨析和使用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尼尼微古城出土的《吉尔伽美什》泥板史诗
(楔形文字)
2古埃及阿布考石碑
(象形文字)
3古印度梵文文献《贝叶经》
(梵文)
4殷墟出土的甲骨(甲骨文)
摘自百度图库

——摘自百度图库


(1)根据材料,指出上述史料的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史料的价值。
2023-07-2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