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征服希腊之后,希腊的文艺和科学作品传入罗马。但是,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喜欢思辨、富于创造性,而是比较注重实用。罗马农学的成就非常突出,既总结了意大利的农业经验,又吸收了希腊和迦太基的成就。医学家盖伦的著述颇丰,在西方长期被奉为经典。皇帝和贵族竞相兴建宏伟建筑和公共设施,以显示皇权的威严浩大和帝国的繁荣强盛。罗马的建筑采用希腊的营造法,对后世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罗马在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为读通《圣经》而进行的繁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期望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罗马的文化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 . 据统计,美式英语借用了约1700个印第安语的单词,如:moose(麋)、eauuehu(橡胶)、hominy(玉米粥)。banana(香蕉)、jazz(爵士乐)等单词则与非洲黑人语言有关。据此可知,美国文化
A.以北美土著文化为基础B.植根于殖民扩张
C.体现出民族平等的精神D.具有多源性特征
3 . 研究发现,距今大约5000年,人类普遍遭遇洪灾,中外应对策略有所不同。如果我们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故事中提炼关键词,那么大禹治水可以被概括为治、堵、败、疏、成,而诺亚方舟则可以概括为逃、淘汰、选择、拯救。据此推断最准确的是)
A.中国自古崇尚科学精神B.西方自古缺乏进取精神
C.中国文化讲究和谐相处D.西方文化崇尚理性法治
2021-10-11更新 | 1073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10月山东学情联考历史试题(C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人是中心,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这种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
2021-10-10更新 | 1413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仕”与“隐”是自士阶层出现便困扰士人身心的两难选择。孔孟二人都有过看似机变,通达的仕隐观念,实际上“隐”不过是一种暂时的退避策略,最终目的还是“仕”。汉代大一统确立后,由于国家的强大,士人深受鼓舞,投身庙堂成为自然选择。但东汉中后期一直到南北朝,由于时局动荡,士人或归隐山林放浪形骸,或欲隐却仕苟且偷生,在生存和内心自由之间痛苦挣扎。唐朝科举兴盛,思想开放,仗进之风大起,乐于高卧山林者凤毛麟角。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转衰,时令人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注催生了白居易的“中隐”思想。他更愿意选择远离朝廷政治权力中心,到州郡做地方官或闲职散官,似官似隐,同享世俗享乐与精神自由。白居易以儒修身以佛道修形成了更为成熟、圆融的处世心态和行为。

——引用自微博作者《传统心态与行为》

(1)根据材料概括儒家仕隐观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白居易的“中隐”思想。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的“中国”一词含义较多,大致进程如下:

西周时期青铜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指天子所居之城或“王畿”地区,即周人的政治中心;或以洛阳居“天下之中”,称为“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了民族名称即华夏族的含义,与“蛮夷戎狄”等相对,且华夏族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如原被视为“蛮夷”的秦、楚,在战国时期逐渐成为华夏族,其分布区也因之成为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
汉代将汉朝所统治区域视为中国,常与西域的一些国家对举。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中国”一词仍是华夏族和汉族、汉朝核心控制区的含义。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一词多指汉族、汉族政权及汉族分布的中原地区,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拓跋魏认为自己才是中国的正统,反而把汉族建立的南朝叫作“岛夷”。唐代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把所有政权和民族都作为一体,仅有南北之分,但都是“中国”。
宋元时期宋人只把宋朝看成“中国”,把辽、金、元等看成夷狄,但辽、金、元则常常自称“中国”。元朝的脱脱主持撰修前朝历史时把辽、金、西夏等国与宋朝一样,都看成“中国”的王朝。
明清时期明朝官私文献中涉及与海外国家和民族交往的语境之下,“中国”一词开始具有国家的含义。晚清时期,传统的国家观即“华夷观”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质的变化。
民国时期“中国”正式具有了包含各民族在内的历史文化、政治主权实体的含义,成了具有近现代国家意义的正式国名。

——摘编自龙晓燕、王文光:《地域、民族、国家:“中国”一词作为国家名称的历史过程述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中国”一词含义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物从历史、艺术、建筑、科学或人类学角度承载了突出的普遍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议重点保护。下表是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时期国家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古代文明中国 (第一批列入)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
希腊雅典卫城
意大利古罗马城
埃及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近代文明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
德国德国路德纪念馆及建筑群
英国德文特河流工厂群
美国独立国家历史公园
现代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原爆遗址
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部分)简表中任选两项遗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它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要求:明确列出两项遗产,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自古就有所谓“下南洋”,即移民东南亚的历史,根据其动力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第一次大规模移民东南的浪潮,始于17世纪以后欧洲殖民者在东南亚的殖民开发。第二个高潮,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大规模工人出国,也即臭名昭著的华工贸易。20世纪初以后,中国人移民东南亚掀起第三次高潮,其直接动力是东南亚的经济繁荣。西方宗主国的工业革命所带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陆续波及其东南亚的殖民地。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国改革开放前,移民东南亚工程中断。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及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国人重启移民东南亚热潮。

——摘编自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

材料二   辛亥革命以后,南洋华侨民族主义随着中国本土民族危机的加深而愈发强烈,这种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对中国的全面认同。随着中日矛盾的逐渐激化,南洋华侨民族主义升华为爱国主义,对中国的认同不但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而且具体表现为对中国政府的认同。南洋华侨、尤其是第代华侨的这种以中国认同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是在宗族、家乡意识上发展起来的。日本对南洋的经济扩张直接威胁到华侨的经济利益,也激发了南洋华侨同仇敌忾的情绪,又由于20年代以来侨教和宣传极力灌输民族主义意识,在中日对抗加剧时,以山东筹赈大会为契机,广大南洋华侨终于聚集在爱国主义旗下,在其领袖陈嘉庚的率领下积极投身于祖国的抗日活动中。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在陈嘉庚的号召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组成抗日统一战线。

——编自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洋华侨形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原因。
9 . 迁移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也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希腊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和移民史。移居海外的古希腊人出于防卫的需要,通常是筑城而居形成“polis”。在此过程中,polis不断分裂扩张,第一代殖民城市成为母邦,以其为基础,再形成无数子邦。对古希腊人来说,polis不仅是一个生活共同体,而且也是实现人类自我完美的道德共同体。

——摘编自吾淳《古希腊文明“突破”的初始因素及主要方向》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三个多世纪,移民新大陆的欧洲人还不到300万人,从拿破仑战争到大萧条,大约有3200万欧洲人来到美国。近代早期,到达新大陆的非洲黑奴数量比欧洲移民的总数多了三倍,后者中有一半以上也是受某种形式的逼迫:军事征召、契约奴、罪犯。就移民运动本身而言,其进程更像是贸易而不是移民。……不过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奴隶贸易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来自亚洲的移民虽然给人以苦力形象,但也大都是自由移民。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性的人口大爆炸首先发生在欧洲,财富的高增长和分布的不均衡对历史上第一次远距离人口大迁移提供了持续的刺激。

——摘编自【美】摩亚《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的移民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材料三   “德国政府过分强调军国主义精神,这与我(指爱因斯坦)是格格不入的,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是如此。(1895年)在我的请求下,父亲采取措施,使我放弃了德国国籍。”

——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

“只要我(指爱因斯坦)还能有所选择,我就只想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这个国家里所实行的是:公民自由、宽容、以及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这些条件目前在德国都不存在。”

——1933年《不回德国的声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polis”的含义,并列举“polis”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叶以后美洲移民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3)爱因斯坦是一位世界公民,他于1895年、1933年两度放弃德国国籍。依据材料三,概括爱因斯坦两次离开德国的相同原因,并列举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两个史实说明爱因斯坦作为一位世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2021-09-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9月基础测试历史试题
10 . 中华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是一种国粹,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武术强调武技与武德同时修炼,《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出习武者要具备“七德”:“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这说明中华武术
A.内涵偏重武德B.技击水平领先C.蕴含家国情怀D.群众基础深厚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