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3 道试题
1 . 宋真宗想让驸马成为加宰相衔的节度使,当时一位门下侍郎反对道:“赏典之行,须有所自,保吉(驸马之名)因缘戚里,无攻战之劳,台席之拜(升任宰相),恐腾物议。”宋真宗“再三问之’’也无法改变其态度,最终妥协。这说明当时(     
A.皇权深受相权牵制B.宰相仅为名誉头衔
C.谏议机制发挥作用D.皇帝尊重社会舆论
2 . 东汉的外戚集团在军事上一方面久掌宿卫,保证了东汉中央政府的稳定,另一方面亦曾率部赴边疆,捍卫了整个国家的安全。在政事上对君主进言直谏,保证了在非常时刻的言路畅通,向统治阶级倡导道德自律,使得轻利、忠义的朴素价值观深入人心,且在幼君嗣位时能肩负起过渡统治者的职能,避免了政局的动荡。材料旨在说明(       
A.新儒学对外戚集团的影响B.外戚集团占主导地位
C.外戚集团维护了政权稳定D.中央集权的逐步增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雨泽奏报

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雨泽奏报制度,皇帝要求各级官吏按期以奏折的形式上报地方各地雨泽等相关信息。该制度直至清末仍发挥作用。

皇帝谕旨

康熙谕旨:每岁于直隶各省,凡雨旸期候、丰歉情形,莫不留心访察。虽在僻远,必务周知。

雍正谕旨:凡地方水旱灾极,皆由人事所致。或朝廷政事,有所阙失,若督抚大吏,不修其职,或郡县守令,不得其人。

乾隆谕旨:直省旬月奏报雨雪。

官员奏折

苏州织造李煦奏:六月十八日已得甘露,近复露足……惟山田高壤插莳稍迟者,约有五六分收成。目下米价亦平,粗者七钱上下,细白者九线、一两不等。

开封等八府暨郑许等七州并所属各州县奏:四月十七日巳时起至面时大沛甘霖……臣复委员分路查勘,得雨盈尺,四野沾足,民心大悦……此诚皇上亲赐祈祷,精诚上格之所致也。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各处麦苗……长者五六寸,短才二三寸,保定一带……现在地尚潮润,若月内再得时雨,二麦均可有收,设天时难定,必需豫东二省麦接济。查上年麦收甚歇,所拨二十万石之数,已足敷用,似可照上年之数办理。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高宗实录》等

(1)分析说明雨泽奏报制度的功能。
(2)指出影响雨泽奏报制度运行实效的因素。
4 . 秦汉时期,皇帝的决策一般经过以下程序:皇帝将问题交给有关机构和臣下讨论,提出方案,经皇帝批准,交由御史府拟定诏、制、敕、令,再经丞相副署后传送有关部门执行。这(     
A.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七·职官考一》


(1)与唐朝相比,北宋中枢机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这些变化有何意义?
6 . 西汉刘向所编《新序》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相孙叔敖对楚庄王说:“夏桀殷纣不定国是,而以合其取舍者为是,以不合其取舍者为非,故致亡而不知。”庄王曰:“善哉!愿相国(指孙叔敖)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刘向选用这则对话旨在(     
A.规劝君王善治B.提升行政效率C.宣扬君权至上D.抑制豪强兼并
7 .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024-02-21更新 | 85次组卷 | 12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8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分裂动荡导致专制权力产生B.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C.武力夺取政权有利于国家统一D.君主专制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2024-02-11更新 | 358次组卷 | 184卷引用:2015届山东济宁市育才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9 .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置节度使,领京兆府和同、岐、金、商等州,使京畿区由京兆一府扩大至一府四州。此举表明唐朝(     
A.重视对京畿的管理B.藩镇割据威胁统治
C.中央集权显著弱化D.地方机构渐趋完善
2024-02-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一级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后期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清的省的变迁,不同时期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B.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D.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2024-02-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