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
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2023-06-11更新 | 9753次组卷 | 7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

中央官制地方管理
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那国并行制推恩令
隋朝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
二府三司制集中军、政、财、通判、转运使
中书省行省制度
废丞相设内阁
南书房军机处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明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3-06-07更新 | 145次组卷 | 3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时期,初由宦者担任,魏晋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侍从,南北朝时正式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2023-05-29更新 | 332次组卷 | 8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同学在学习了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演变的知识之后,整理出了如下表格,据此判断(        
秦汉至唐宋宰相机构的演变
1宰相人数越来越多,任职资格越来越低
2机构分权越来越细,彼此牵制越来越强
3内侍机构权力扩张,取代外朝宰相机构
4立断不废旧,但实权逐渐转移至新设机构
A.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B.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保障中央决策合理化
5 . 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殊它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据此可知,宋代的“路”(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不掌实权影响效率D.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2023-05-22更新 | 143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元代行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元代这样做(     
A.体现出蒙古族对汉文化了解甚少B.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
C.违背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D.促进了民族交融进入新高潮
7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这一论述(     
A.意在继承西周分封制B.肯定了皇权专制的合理性
C.服务于加强中央集权D.论证了汉承秦制的必然性
8 . “和珅在乾隆朝柄政凡二十年,高宗崩,仁宗赐令自尽,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时人为之语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官吏贪腐现象严重B.君主专制强化
C.挪用兵饷现象盛行D.民众生活困苦
9 . 军机大臣由皇帝从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中特选,没有品级,任命不经过内阁和吏部,也不参与吏部的京察考核。这表明(     
A.军机处不是法定中央机构B.军机处位居内阁及六部之上
C.军机大臣不参与政务决策D.军机大臣位卑权重,维护专制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等

材料二   对历史上行政区进行政治地理视角的研究,主要总结了三条规律:一是政区层级在三层到两层之间反复;二是政区边界划分有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两大原则;三是政区幅员经过由大到小,又由小到大的波动。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三条规律”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