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1-05更新 | 378次组卷 | 10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
2022-12-29更新 | 346次组卷 | 64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2022-11-29更新 | 179次组卷 | 4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唐因隋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易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摘编自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

材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帷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遥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摘编自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

——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从》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并概述其组织形式。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唐朝中央官制运行方式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
2022-11-26更新 | 40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再呈送皇帝画敕,即成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在门下省侍中、侍郎之下,设有若干第三级官,谓之“给事中”。给事中官位并不高,但对皇帝诏书亦得参加意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亦称“封驳”……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作用。
6 .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御史大夫的权力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2022-11-12更新 | 140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6届宁夏区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2
7 . 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
A.发展了中央集权模式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C.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2022-10-30更新 | 351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8 .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2022-10-21更新 | 227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宁夏灵武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

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

二、……

三、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应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应根据当时实际影响而做出判断。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古代史的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10 . 元朝的地方行政区,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     
A.适应了国家统一发展的需要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发展D.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
2022-09-26更新 | 1576次组卷 | 2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