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唐前期均田制之下,有“人”即有“田”,到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后,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宋初,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政策,“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土地的流转空前加快。与此相适应,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与地主的契约关系,使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之前代有所放松……这样,大量的佃农亦可涌入城市。

——摘编自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

材料二   清初沿用明“一条鞭法”,丁银与田赋独立存在。随着清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土地频繁更换主人,加之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一直非常尖锐,为增加人丁数量、稳定税收收入,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至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彻底将田赋与丁银合二为一,进一步减轻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郝英∶《清初摊丁入亩赋税制度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后期到两宋时期赋役与户籍制度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进行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1798年英法战争时,英国为筹措战争经费,开征临时性质的综合所得税,但未能实现。1803年对拿破仑军队开战时,制定新的所得税法,1815年废止。1842年英国再度引入个人所得税,因遭到民众反对而时兴时废,直到1874年才成为固定税制。这一时期,西方各国也相继效仿开征个人所得税。进入20世纪,英国个人所得税仍与政府年度预算一样,需要议会每年以法案来确立。

——摘编自张艳霞、王方东《西方个人所得税法的起源及其发展》

材料二   1911年,为应对日趋恶化的财政状况,清政府派大臣出洋考察后起草了《所得税章程》,但未能真正实施。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亦未能实施。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实行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中央政府曾多次研究个人所得税,但最终仍没有开征。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198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初步形成三税并存的特殊格局。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全面改革个人所得税,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比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此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多次修订完善。

——摘编自赵仁平、杨瑞《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史与功能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变迁过程,并指出其各阶段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外个人所得税法的变迁,谈谈你的认知。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农业:均田制与税制调整税制调整
①唐初: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②唐中后期:两税法
A.背景:唐朝后期,____兼并严重,____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目的:政府为解决____增加税收
C.内容: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切茶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D.影响: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____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____
2022-09-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中国关税与对外贸易

材料一   中英《南京条约》第十条   规定:英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经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从此以后,直到1931年国民党政府乞求帝国主义国家取得形式上的关税自主权为止,中国的海关税则非经帝国主义国家一致同意,不得更改。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意“海关聘用英、法、美三国人员帮办税务”,中国海关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19世纪70年代后,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呼声渐起。如郑观应提出“收我利权,富我商民,酌盈剂虚”;张謇、朱葆三、沈联芳等商界人士主张成立国际税法平等会,敦促巴黎和会承认中国关税自主。

——摘编自夏保国《中国近代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收复——以中美关税交涉为中心(19191928)》

材料二   19287月,国民政府与美驻华公使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订立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等条款,应即撤销作废,而适应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接着,英、法、荷等国相继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关税条约》,承认中国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中国政府遂于192812月颁布“海关进口税则”,将各国于1926年同意的七级附加税率再分别加上5%的进口正税,即八级税率公布为第一个国定税则,并决定于192921日起开始实施。

——摘编自邱松庆《简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国关税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政策。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鞭法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提出了并税式改革导致税上加税、愈演愈烈的著名命题,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得以整编简化,但随后这些名目繁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赋税持续攀升。

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财税体系趋于崩溃。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征收的各种报效、租课、津贴和杂捐不仅繁难苛重,而且缺乏透明和公平,厘金、盐税和关税被时人称为三大“暗税”。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就曾倡议仿行印花税。1909年,日本小林立三郎所著《比较财政学》中文版面世,与此同时,《申报》《东方杂志》等媒体也刊登了系列介绍税收知识的文章。……清末税制改革是遇重重阻力,许多新的税制在筹议、设计、立法甚至推行中纷纷流产,由于统治者尝试改革的出发点与民众期望相去甚远,彼此狐疑,导致方案冲突和搁浅。

——《辛亥革命前后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以来的赋税制度名称?并概括中国古代税制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税制改革的背景及启示。
2022-03-0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唐代封建社会,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税收体制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而事实上两税法的出现,则正是当时经济与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旧唐书》记载,(两税法)“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

——摘编自沙岚《近十年对唐代两税法的综述》

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宗藩体制逐渐瓦解,口岸和海关的设置、管理均被纳入条约体系之下。一方面沿海、沿边、沿江地区近代海关不断扩展,另一方面固有的国内常关因从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国内市场统一等需要而日遭诟病。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外声明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与列强签订关税自主新约,对内统一财政,实行裁厘。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其收入逐渐超过厘金和常关税。在此前提下,1931年,为民族经济服务的中国近代化海关体系终于完全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姚永超《论中国古代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基本特点及实施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关税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2022-08-05更新 | 46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7 .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户籍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明显标志与特色。他诞生于春秋时期,在秦国商鞅变法中就有对人口进行授田、兵役登记造册的行为。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商鞅主张将所涉及人员进行记录,把他们的田宅、四邻、亲属都进行记录,出生的婴孩随时添加,亡故之人从记录中撤出。这种记录之法规,已经具有典型的户籍制度特点。对中央集权统治和管理,意义重大。

——张亚贞《“编户齐民”制度对西汉人口管理的影响》

材料二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辶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cù)取办,无复常准。赋敛辶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社会户籍制度实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两税法实行的背景。
2022-03-0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初赋税征收实行人丁,土地双重标准。康熙年间,土地所有权和耕作权相分离的永佃制有所发展。由于人口增长快于土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又不断集中到大地主手里,无地农民被迫遮隐。再加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冲击,土地买卖及流转速度加快,农民流动频繁,按人丁征税难以控制。传统的丁银征收制度一再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赋税制度的改革已迫在层睫。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滥生人丁,水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摊丁入亩”,排丁入亩是明代一条鞭法改革的继续和发展,将税收归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简化了税收的原则和手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不均的严重情况,减少了户口隐漏。为建立起集中管理和监督的财政体制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与以往赋役制度密切联系的人丁编审制度也因此夫去意义,并于乾隆十七年最终停止,农民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之上,大量剩余劳动力可以流动、佣工、经商、从事手工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实行“摊丁入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实行“摊丁入亩”的历史意义
2022-01-2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建中元年(2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

两税法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落到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做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一件大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税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两税法反映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银锭,内錾刻铭文:“广东广州府顺德县征收正德拾年(1515年)分秋粮解京银壹锭重伍拾两耗银贰两伍钱折米贰百石提调官知县丘道隆该吏杨誉解户罗雍银匠杨宽”。“铭文”反映的赋税征收制度实行的背景是
A.政府推行募役法B.白银逐渐货币化
C.“一条鞭法”的推行D.“摊丁入亩”改革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