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1950年年初,《华盛顿邮报》评论某一事件时,称“这是中国一个“惊人的胜利”,此举不但解决了新中国来自北方的可能威胁,而且解决了来自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可能的军事威胁。据此推知,该事件
A.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抗侵略的信心B.为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关系D.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淡化意识形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子夏,姓卜名商,卫国温人,是孔子晚年得意弟子之一,以“文学”名列孔门“十哲”,子夏对儒家经典都有精深的研究和领悟,不但将这些经典悉数传授给弟子,而且自己也多有建树,有许多作品传世。子夏能够成为经学上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好论精微”的性格特点。子夏是孔门习礼的典范,还是《论语》的主要作者之一。晚年时,受到魏成子的汲引,来到魏国西河一带讲学,开创了著名的“西河学派”,他的弟子李克、吴起等人都是前期法家著名人物,也都成为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段干木、田子方等则成为闻名诸侯的贤者。后世尊封子夏“魏侯”“河东公”“魏公”“先贤卜子”等。

——摘编自步如飞《子夏及其学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夏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夏得到后世尊重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钱学森(1911-2009),1955年摆脱美国特务监视,怀抱“科学兴国”的理想回到中国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1956年,力学所成立,钱学森任第一任所长。同年,建立导弹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1957年,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一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1958年,钱老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倡议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亲自担任近代力学系系主任20年。1959年,钱学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后担任历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后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摘编自互联网《永远的怀念一一人民的科学家钱学森》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学森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学森取得成就的时代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自1956年起,越南南方政府(简称南越)侵占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10多个岛屿。此后摩擦不断,南越得寸进尺。1974115日,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要求海军做好西沙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准备和兵力部署。195时,南越4艘军舰企图强行占领西沙群岛的琛航、广金两岛,同时向我军舰艇寻衅。1022分,敌4艘军舰突然同时向我海军开火。我军奋力还击,海军官兵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勇猛顽强作风压倒了南越海军。1230分,海上战斗结束。20日上午,我军在人员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收复了被强占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俘敌49人。至此,我国重新收复被侵占的岛屿,恢复行使对西沙群岛的主权。22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决定将自卫反击战中俘获的48名南越官兵和1名美国联络官,全部遣返。

——摘编自周德华《收复西沙扬国威一西沙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收复西沙群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沙海战对当今中国面临的海上争端的启示。
5 . 元代马端临评价孝文帝改革“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摒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他的评价
A.立足于完整的史实支撑B.指出了北魏灭亡的真正原因
C.不符合科学的评价标准D.克服了历史评价的主观色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吕思勉(18841957),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通史撰写成就突出。在某种意义上说,“通史”具有“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资政、育人的价值。进入近代,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传统的“通史”写作遇到西学的挑战。20世纪初,梁启超相继发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对中国传统史学给予激烈批评,鼓吹“史学革命”,主张参照东西洋新史学,重建中国史学体系、史学方法。吕思勉的第一部通史作品《白话本国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严耕望后来讨论这本书时说:“在1920年代,一般写通史都用文言文,而先生第一部史学著作就用白话文,可谓是中国第一部用语体文写的通史。全书四册,内容丰富,而且着眼于社会的变迁,也有很多推翻传统的意见,这在当时是非常新颖的。”1940年,吕思勉在上海“孤岛”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需要编写《中国通史》,翌年出版下册。最后一章《革命途中的中国》,他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彻底完成有利于人民的社会改革。这部书的写作、出版时间与钱穆的《国史大纲》相距不远,只是《国史大纲》结尾处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视为中国的希望。

——摘编自马勇《从学术史视角看吕思勉的通史写作》等


(1)根据材料,概括吕思勉对中国历史学科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吕思勉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人。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后因身患疾病,花费甚多,便立志从医。他长期隐居终南山、太白山一带,在民间行医治病,先后受到隋文帝、唐太宗的征召,皆辞而不就。他主张医者对病人“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集方广泛,内容丰富,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以来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千金要方》是中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孙思邈死后声誉日隆,在唐代被尊称为处士,北宋至明代尊为真人,明代万历以后又被尊称为药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分析孙思邈取得医学成就的条件。
(2)简述孙思邈在后世声誉日隆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济深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大革命时期,统一广西,进行东征,参与创建两广革命根据地,并准备北伐。“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支持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之后,又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共政策。19473月,李济深发表《对时局的意见》指出,内战愈演愈烈的根源“就是违背孙总理遗教的中国反动派”,蒋介石就是“反动派的领袖”。李济深、何香凝等与民盟、民进等进步政治组织密切联系,倡议联合所有反对蒋介石的民主党派,共同组建反蒋的政治团体。1948年元旦,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李济深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和民革成员广泛利用各种关系从内部瓦解国民党统治力量,1949年,他代表民革参加新政协,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摘编自金志宇《李济深北上及“民革”成立》等


(1)根据材料,概括李济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济深取得上述历史功绩的主要原因。
9 .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把中国的疆土划分为天下九州,并假托大禹治水的传说,顺着禹的足迹对九州的地理、人群和物产都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介绍。据此可知,《禹贡》
A.具有大一统的政治理想B.是秦代郡县制思想源头
C.是研究大禹治水的第一手史料D.集中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思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国藩年谱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会试中第38名贡士。改名国藩。殿试取在三甲第42名,赐同进士出身。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31岁,8月,偕倭仁拜谒理学大师唐鉴为师,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考德问业”,“为义理所熏蒸”。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32岁 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1853年(咸丰三年)43岁,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9月,移驻衡州练兵。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四年)44岁,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

1861年(咸丰十一年)51岁, 12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

1864年(同治三年)54岁, 6月16日(阴历),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

1867年(同治六年)57岁,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

1872年(同治十一年)62岁,2月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角度评价曾国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