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孙中山曾经极为认同西化,立志建立一个西方式的新中国,但他在1924年的演讲中指出,“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他的政治各方面”,“欧美的特长只在科学”,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认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国共两党第一次成功合作D.一战及战后秩序的刺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在中国共招募了14万华工,其中山东人就达8万多人。在外国人眼里,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民风淳朴,人心向善,循规蹈矩,本分求稳,且山东人身材高大强壮,“守纪律、听指挥、能吃苦、不怕死,吃饭不挑食,管饱就行”,这十分符合他们的招募条件。在威海卫贴出的《英国招募华工真诚无欺之布告》末尾有这样一段内容:“山东省连年屡遭水旱、虫蝻、兵火各灾,今英国肯出重资招募华工,能使贫苦之地变为富足,贫穷之工人既可生财,其家属又能享福。”

材料二   1918年11月,法国政府宣布:“凡参加这次战争的华工,每人发给奖金,并由法国政府安全护送返国,如果愿意留在法国,政府将无条件协助辅助就学、就业。”然而华工们除了极少数人愿意留在欧洲外,绝大多数都归心似箭。1919年,华工们在回国前,曾为死难的华工兄弟们举行追悼会,会上挂起挽联,“血洒欧西壮世运,魂返祖国挽神州”,横批“流芳百世”。2017年11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群雕像在比利时波普林格市布思本村落成。这里埋葬着13名在一战中牺牲的山东籍华工。波普林格市市长在致词中说:许多西方人并不知道在一战历史上曾经有过“中国劳工”这一特殊的团体。他们不畏艰辛与牺牲,为协约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西方国家也不应该忘却这段历史,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重来《我的爷爷是华工——兼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欧14万华工血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协约国偏向于从中国山东招募华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参加一战的贡献,并简述在欧洲建立一战“华工群雕像”的历史价值。
2022-07-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712次组卷 | 9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半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2022-06-16更新 | 8578次组卷 | 5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苏、美等盟国代表就已在美国敦巴顿橡树园开会,讨论建立战后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问题,但会议没有解决大国否决权的使用及创始会员国等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继续讨论了关于安理会中大国否决权的使用范围问题,最后通过了罗斯福提出的折中方案:常任理事国在理事会中除关于程序问题外,一切实质性问题都可以行使否决权,但在和平解决争端问题时,持异议的国家即使是大国也要放弃在安理会的表决权。同时,会议同意苏联的要求,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列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会议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世界通史(现代史卷)》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规定:“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安全理事会由美、苏、英、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安理会的任何重大决议都必须获得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才能通过。同时规定“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等。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1945~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筹建联合国的背景及其体现的国际关系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处理国际事务的主要原则及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玄宗以前,政府对盐业产销并未实行龚断性的禁榷制度,安史之乱爆发后,平原太守颜真卿为筹措军费对抗叛军,“以钱收景城郡盐,沿河置场,令诸郡略定一价,节级相输,军用遂赡”,实施榷盐制度。唐肃宗时,第五琦出任盐铁转运使,沿用汉代的盐业专卖法,在生产、统购、销售等方面设置监、院等政府机构,运用国家政权统购亭户折纳租庸之外的全部产盐,加以榷价后再由政府有关部门运输销售,不许盐业私营。此后,禁榷范围扩大到茶、酒、铁、锡、铜等重要领域。唐武宗时期,在《禁园户盗卖私茶奏》《禁商人盗贩私茶奏》等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榷茶法,对茶叶实行周密的管理制度,垄断经营,以解决财政危机。

——摘编自刘玉峰《唐代禁榷制度的发展变化》


(1)指出唐代禁榷制度发展的特征。
(2)简析唐代禁榷制度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2-05-15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秉贵(1918-1987),出生于北京市东铁匠营的一个售货员家庭,因家境贫困,十岁便和三哥到天津一家地毯作坊当学徒,后又到崇文门外的金聚织布厂当学徒。1955年,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而被北京市售货大楼破格录取,成为“新中国第一店”的一员。张秉贵无论是在糕点柜台还是糖果组柜台,始终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为国家服务,怎能不先为人民服务呢”的原则。1979年,张秉贵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他把每次售货归纳为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并学会了“一抓准”的本领。1987年,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被正式确定为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企业精神,同年,69岁的张秉贵辞世。

——摘编自《北京日报》文章《张秉贵:“一团火”精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秉贵在售货员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秉贵在售货员工作中所体现的优秀品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说:“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但在私底下却说:“我们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法国元帅斐迪南·福照则指出:“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两位政治家都意识到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B.法西斯势力即将在德国兴起
C.对战败的德国不能过于宽容D.《凡尔赛条约》未解决旧矛盾
9 . 商鞅把历史分为上世、中世和下世。上世是“天地设而民生”的时代,“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中世是“上贤而悦仁”的时代,这是说推选贤者来主事;下世是“贵贵而尊官”的时代,国家建立,君主、职官和禁令也都有了。据此可知,商鞅认为
A.生产力发展推动了文明产生B.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C.应当尽快建立血缘等级制度D.改革是历史进步的核心动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维新变法失败后,翰林院编修沈鹏上疏请立诛荣禄、刚毅、李莲英“三凶”。当时掌院学士徐桐两次严拒了沈鹏之请,沈鹏一气之下把奏章送到了《国闻报》发布,震动朝野。这一事件反映了(       
A.中央决策机构成为了摆设B.封建士大夫的个人担当
C.维新派政治影响并未减弱D.维新变法促使民众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