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改革选官制度的重要性。百日维新时期颁行的 法令规定,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这一法令的颁行

A.废止了传统的科举制度B.揭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C.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声浪D.开启了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
2021-05-15更新 | 774次组卷 | 6卷引用: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上新”,再次惊艳世人。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羊头罍,与河南殷墟遗址和湖南炭河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处。结合下列出土在同时代的青铜器,可以推断
A.中原文明经丝绸这路传到巴蜀地区B.各地文明独立发展体现多元特征
C.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D.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文化的交流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商鞅变法前,秦人的典籍中几乎找不到“德”“仁”“义”一类字眼,而多的是“吉凶”“祸福”“利害”等概念。商鞅反对以“礼义”治国,以“霸道”说孝公,提出强化君主集权、厉行法治、以经济和军事实力称霸天下等功利主义理论。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20年。他利用秦人宗法观念淡漠的传统,对反对变法的太子势力严厉镇压,限制和削弱贵族的世袭特权,推行郡县制和官僚政治,进而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崭新的宗法秩序。

——据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改革的策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商鞅的改革策略。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的《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一书,被誉为“德国史学领域的里程碑”,很快就有了多种语文的译本,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本书是关于19世纪的深度思考,奥斯特哈默说,“我想要阐释和论述的对象,并非一段封闭的、自我满足的19世纪历史,而是一个时代与历史轨迹相融合的关系,也就是历史之中的19世纪”。本书中“诸多内容和线索”所显示的19世纪,则从18世纪60年代延伸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更长的19世纪”。奥斯特哈默在写作19世纪史时,给出了三个名号,即“资本的年代”“革命的年代”和“帝国的年代”。

——摘编自李剑鸣《全球史写作中的时空结构》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更长的19世纪”是如何理解的。(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全国·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纠集十几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武力干涉朝鲜内政。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在朝鲜东北部之长津湖包围“联合国军”。一场历时17天的残酷战斗在严寒气候条件下随即展开。在19501127日到 1213日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包围了包括美陆战一师、步兵七师在内的美国王牌部队。 1214日,东线“联合国军”开始登船从海上撤离,1224日,“联合国军”全部撤离兴南地区,撤 往三八线以南。翌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驻兴南,长津湖战役结束。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 军共毙伤俘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13 000余人,成功将东北部战线推进到元山地区,收复了朝 鲜东北部大片区域,彻底扭转了朝鲜东北部战局,配合西线部分组成的第二次战役一举扭转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利的战略态势。

——摘编自梅世昌《长津湖战役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津湖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长津湖战役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世纪中叶,法国服饰流行夸张华丽的风格。18世纪后半期,服饰趋向朴素、简洁,男士爱好军装式样的服装,不少上流社会女性以穿“农妇装”为时髦。这一变化反映了
A.浪漫主义对衣着服饰的影响B.政治运动对社会观念的冲击
C.工业革命推动服饰风尚变化D.启蒙运动对时尚观念的改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