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赫梯古王国时期的约200条的《赫梯法典》,几乎看不到神的影子。到了帝国时期,神的地位远远高于古王国时期,神祗直接介入国家高层司法领域。这一变化反映出赫梯(     
A.古王国时期法律至高无上B.帝国的封建神权色彩较浓
C.国家治理方式有较大变化D.受到迁入地社会环境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自由民捕获逃亡奴隶应归还其主人……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同时,将奴隶视为奴隶主财产的一部分,侵犯了这部分财产权亦受法律的严惩。还规定:“自由民将宫廷之奴或婢,或穆什钦努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3条规定:“如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应缴纳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可见,奴隶在社会上不能与自由人平等,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阶级属性也是昭然于世。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补充和后五表的补充等。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它“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具有“平等性”;它在条文中明确“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以“仅在双方不能达成和解的情况下”对“同态复仇”加以限制,体现了对个人“生命权”的尊重和司法执法机制的灵活性和审慎性。

——摘编自刘招静《<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起点》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内容的相似性及其实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作出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根据法典条文,古巴比伦社会的奴隶区别于自由人的身份为一种特殊发型,如果理发师私自改变他人奴隶的特殊发型,将被割掉手腕,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奴隶发型才无罪;欺骗理发师剃掉他人奴隶发型的人,将会被处死。由此可知,古巴比伦时期(     
A.奴隶买卖频繁增添经济活力B.法律兼顾集体与个人利益一致
C.立法保护奴隶主的财产权利D.法律普遍适用于各个不同阶层
4 . 观察如图。根据图片信息可知(     

A.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诞生B.世界最早的文字由此开创
C.法典内容具有正义性特点D.两河流域统治者神化君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两河流域最早的文字文献主要记录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随着历史的演进,古代两河流域的原始文献逐渐演变出财物买卖凭证,租赁契约,财物收据等多种法律文献。这一变化反映出两河流域(     
A.法律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B.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开放包容
C.居民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D.社会诚信缺失问题逐渐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宫廷的奴隶或穆什钦努(一种自由民)的奴隶娶自由民之女,奴隶的主人不得要求将自由民之女所生子女作为奴隶;奴隶死亡后,自由民之女应得到自己的嫁妆,二人同居后的财物,应由奴隶的主人和自由民之女均分。由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A.彰显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B.强调尊重财产所有者的意志
C.以维护社会公正为指导思想D.注重社会成员法律地位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从佃耕的农人那里收到的地租、牧群的头数、牲畜所需的饲料的量、下次播种所需的种子的量,以及关于灌溉设施和灌溉计划的一切复杂的细节,都得上账或记录。管理事项和账目,是用削成三角尘头的芦苇秆当笔,刻写在泥板上;然后将泥板烘干,以便于保存。”这可以说明(     
A.收取地租成为西亚普遍现象B.象形文字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C.生产实际需要推动文字产生D.经济发展促使埃及文明稳定
2024-04-19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恒立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水神伊亚要用洪水灭世的故事,被后人称作美索不达米亚版本的诺亚方舟。大部分观点认为《吉尔伽美什》中洪水章节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的故事以及其他民族关于洪水的记载有关,甚至认为《圣经》中关于大洪水的部分是从《吉尔伽美什》史诗的记载演变而来的,就证明了圣经抄袭了早期的说法。持否认态度的学者认为,每一种文化中都有许多洪水故事,但事实细节可能会随着时间流传而改变,从而出现不同的解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不同文化之间相似的细节,其来源可能并不相互依赖
B.历史的真相因时代久远、彼此争论不休无法达成共识
C.《圣经》以不同的故事叙述方式保留还原了历史真相
D.《吉尔伽美什》中的叙述是关于洪水灭世的最早版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那时候已经存在灌溉的河渠,但修筑河渠的人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巴比伦的辉煌已经消失,波斯和马其顿的继承者也被帕提亚取代,但人们的耕作情况与居鲁士刚刚征服此地时很相似。许多城镇都在使用希腊语,塞琉基亚有学识的人可能会批判雅典的哲学或者悲剧,但对于这些事情,几百万的农民都一无所知。材料旨在说明(     
A.古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B.西亚文化在批判继承中发展
C.不同文化在碰撞交融中创新D.两河流域在冲击动荡中衰落
2024-04-13更新 | 17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10 . 苏美尔各城邦的王不少被称“恩”或“恩西”。“恩”和“恩西”都是城市国家主神代理人的称号,其职责是代神理财、管理神庙经济和主持修建公共工程,并拥有军权和司法权。这说明(     
A.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B.神庙经济居于主导地位
C.君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D.社会阶层带有等级色彩
2024-04-1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二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