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巴比伦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
史实史论
A《汉谟拉比法典》的许多条文涉及土地的转让、继承、出卖和租赁。汉谟拉比时期土地私有制较为盛行
B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婚。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
C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D《大宪章》规定未经教、俗贵族开会同意,国王不得向直接封臣征派补助金。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
A.AB.BC.CD.D
2022-05-30更新 | 1719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记录的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反映出当时苏美尔人
吉尔伽美什最好的朋友恩基杜被杀身亡,在悲痛中,他不愿放弃他的朋友。当国王接受沮丧现实的时候,吉尔伽美什出发去寻找永恒的秘密。在海洋底部,他找到了一种将会提供永恒生命的植物,不料神奇的药草在他要带回给恩基杜之前竟被一条蛇偷走。
A.神灵崇拜盛行的社会生活B.渴望人类永生的观念
C.命运受到环境制约的现实D.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022-05-27更新 | 1458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埃及人自信、乐观,对未来充满希冀,相信人死后可以重生;苏美尔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与悲观色彩,不相信灵魂不朽,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而非永生。人生观产生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形态存在着差异B.各民族存在性格差异
C.遭受的生存压力不同D.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同
4 . 史诗是以民间传说故事及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体裁。下列全部属于史诗的一组著作是
《吉尔伽美什》《摩诃婆罗多》《万叶集》
《荷马史诗》《罗摩衍那》《伊戈尔远征记》
《荷马史诗》《梨俱吠陀》《万叶集》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梨俱吠陀》《伊戈尔远征记》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研究发现,在苏美尔城市国家中,王似乎还不是唯一和绝对的统治者,在他的身边有长老会和人民大会。在有些城市国家,长老会的权力还比较大,材料现象出现的历史因素是
A.在早期国家阶段还深受原始民主制的影响B.苏美尔城市国家规模较小
C.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苏美尔城市国家实行民主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神阿达德摧毁了他的田地,或者洪水冲走了作物,或者由于当年缺水,那块地没有生长谷物-在那一年,他可以不向他的债主归还粮食;他可以暂停履行他的合同,他可以不付那一年的利息。”由此可知,法典
A.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体现商品经济要求
C.维护民众利益实现阶级调和D.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2022-03-03更新 | 115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东亚、南亚文明与西亚、北非、南欧文明,都以农畜牧经济文化为起点,从而产生国家和文明,从奴隶制小邦开始,发展为奴隶制帝国。发展到后来,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都日益复杂,文明地区的分区分界逐渐失去意义。这说明
A.不同文明区域发展道路相同B.早期文明普遍存在奴隶制度
C.不同文明区域在交流中携手共进D.早期文明发展自有内在历史逻辑
8 . “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九千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美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的产生
①呈现多元特征                                               ②起源时间完全一致
③基本独立发展                                               ④都分布在大河流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06更新 | 490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吉尔伽美什)的史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基什王阿伽派遣使者来到乌鲁克城邦,让乌鲁克人臣服,乌鲁克城邦立即召开长老会议和公民大会,商讨是降是战的问题。国王表达了作战的决心,但长老们纷纷反对。这说明乌鲁克城邦
A.社会矛盾较为尖锐B.管理机构呈分权态势
C.国王主宰城邦事务D.奴隶制民主制度完善
2021-06-14更新 | 24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私立蓝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正象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的泛滥不可预知、来势凶猛,从而促成了苏美尔人的不安全感和悲观那样,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趋势平缓,从而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苏美尔人把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作恶神,而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神。这主要反映了
A.大河流域文明的差异性B.宗教观念对文明的影响
C.大河流域文明的封闭性D.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