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1953年,政务院(国务院前身)发文指出:(新中国成立)四年来,全国小学教育已经恢复并且大大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的规模,目前小学生人数已达5500万,较之旧中国历史上小学生人数最高年份(1946年)增加了135%。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教育发展成效显著B.已基本消除了文盲状态
C.实现了教育普及化D.满足了民众的教育需求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19521978
原煤产量0.66亿吨6.2亿吨
钢产量135万吨3178万吨
粮食产量16392万吨30477万吨
在校学生数5444万人21351万人
医院、卫生院数354064421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整理


(1)结合材料一,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分析上表中1952年至1978年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3 . 如图为1952年天津京剧团的演员在后台利用演出间歇读书或学写生字,这一现象在各界群众中普遍存在。据此可知(     

A.三大改造对演员提出更高要求B.国民教育体系健全惠及社会
C.新中国建设激发群众自觉意识D.“双百”方针促进文艺事业进步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中等教育主要被男子控制,女子教育被忽视。1848年,英国“家庭教师福利会”创办了培养家庭教师的“女王学院”,后来发展为师范学院。186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捐款学校法》,该法案规定女子学校和男子学校享有同等权利,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1870年,英国的高等学校开始向妇女开放,并设置了妇女学院。到19世纪末,从小学到大学,英国女性和男性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选编自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1901年以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不同形式的女子学校。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家庭教育包括女学”。1907年,清政府学部奏设女学,拟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了合法地住,但距离全面放开女子教育还有很大的距离。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均明确规定:妇女在文化教育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仅如此,国家全面推进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1952年、1956年和1958年掀起三次扫盲风潮。使1600万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一些地方通过半日制班、午班、夜班、女青少年班、巡回教学、允许带弟妹上学等多种形式为女童入学营造条件。各地教育部门和妇联通过座谈走访、挨门逐户宣传等方式帮助群众破除“女子读书无用”的旧观念,动员大批女童入学。

——摘编自林丹《新中国70年中国妇女教育的进步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与英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0年代中国女子教育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5 . 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工科院校在大学体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这表明我国(     
A.人才的培养具有时代特点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贯彻“两种教育制度”的成果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6 . 下表为不同时期著名大学(书院)的信息,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时代大学(书院)知名校长(山长)校训(学规)开办情况授课情况
古代白鹿洞书院朱熹(首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南宋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森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学规。《论语》《中席》《孟子)《大学》
近代西南联合大学梅胎琦、蒋梦麟、张伯苓刚毅坚卓1937111日,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后西迁昆明。设文、理、法商、工、师范等院系。从军学生达到八百多人。
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成仿吾实事求是194912月成立,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2年底,设系、教研室、专修班、工农速成中学等。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两千余人。

(1)根据材料,对比白鹿洞书院和西南联合大学办学理念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南联合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创建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学(书院)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主要贡献
2022-10-0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53年l1月,为使体育运动普及和经常化,中央决定在厂矿推行劳动前后或工作间隙的体操,在机关推行早操或工间操,在学校推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这一做法
A.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B.体现了人民体育的本质
C.标志中国现代体育制度的完善D.推动了民族体育国际化
8 . 1953年以后,中共上海市委先后开办了11所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初级党校以及各类专业干校。至1955年底,从各级党校毕业的干部就有25300多人。上海的这一做法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为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保障
C.完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D.提高了广大干部的科学素养
2022-05-13更新 | 61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旧中国,广大工农群众没有学习机会而沦为文盲,因此,迅速消灭文盲,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对于共产党来说,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教育任务,还是一项政治任务。1956年,中共中央颁布文件强调“扫育课本的编写与扫盲教学必须联系农业合作化运动实际与群众生活实际",进一步推动了扫育运动的开展。至1964年,我国的文盲率已山建国前的约80%下降至37.8%。

——摘编自陈鸥《建国初期我国扫自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材料二   截至2004年底,全国各县、镇、村有小学37万所,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98.6%;初中5.43方所,毛入学率达到94.1%。中等职业学校共培养农村学生1300多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4.6亿人次。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拨款也由1997年的430亿元(54.8%)升至2002年的990亿元(78.2%)。农村中小学的校舍面积不断扩大,相关硬件设备的配置也有所增加,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2004年,“一赀制”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开始实行,乱收费问题进一步得到治理。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数量不断减少,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为97%,初中为86.5%。

——摘编自张红李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政策分析与绩效评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开展扫盲运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世纪我国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措施。
10 . 从1961年到1963年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等条例,提出了大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这些条例的制定反映出当时我国(  )
A.政府重视教育的发展B.素质教育的不断规范
C.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D.教育领域的激进倾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