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历史原型为李泌)推行的新税法并没有在唐玄宗时期实施。后来唐代宗时期宰相杨炎推行了两税法。以下属于两税法内容的是(     
A.夏税秋粮B.交粮徭役C.夏稻冬麦D.男女均田
2 . 陈桥兵变,千古之谜

材料一   (960 年)镇州、定州节度使奏契丹与北汉合势南侵。太祖受周恭帝诏前往抵御,宿营陈桥驿。清晨,将士着甲持兵器集于驿门,鼓噪突入驿中。太祖惊起,出门查看。诸将露刃罗立于庭,曰:“诸军无主,愿奉您为天子。”赵未及答,有人以黄袍加赵之身, 众将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太祖坚决拒之,众不听,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太祖思度难以脱身,乃揽辔驻马,谓将士曰:“汝辈自贪富贵,强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 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众皆下马听命。……不终日而帝业成焉。

——选编自司马光《涑水纪闻》

材料二   后周的……节度使兼禁军首领赵匡胤,制造辽与北汉合兵南下的假情报,后周…… 匆忙派遣赵匡胤率禁军前往抵御,行军至开封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赵匡胤弟赵匡义和……掌军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率军回到京城开封,逼周恭帝禅位,顺利地改朝换代,建立宋朝。

材料三   五代皇帝多由军将拥立,已成惯例。……一般都说(陈桥兵变前)这一军情是谎报的,也有人认为不可能谎报军情,因为(镇、定)二州节度使……不属赵氏集团,不可能合谋谎报;即便合谋谎报,后周也未必一定派赵匡胤出征。实际上,是否谎报军情并不重要,这只不过给陈桥兵变提供一次契机而已,而契机总是可以寻找的。

——虞云国《细说宋史》


(1)周恭帝是哪一时期的皇帝?(     
A.春秋战国时期B.三国时期C.南北朝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

(2)契丹族建立的北方政权是(     
A.北魏B.辽C.金D.西夏

(3)根据材料一整理陈桥兵变的关键史实并排序
A黄袍加身       B终成帝业       C北兵入寇       D驻军陈桥       E赵氏婉拒
(4)材料二与材料一的记载有何不同之处?
(5)材料三的视角与前两者有何不同?
(6)有学者试图解开陈桥兵变之谜,并查阅《辽史》(元朝时所著),发现《辽史》并未记载960年曾有举兵南下的计划和行动。这一发现,能否足以解开陈桥兵变之谜?
2024-03-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按照提示填写表格
主题主要阶段重要事实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____
(填写事件名称)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
____政体。
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5年,袁世凯走上帝制之路,蔡锷等人发起③____,讨伐袁世凯。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以荣氏兄弟开办的面粉厂为代表的中国
____得到迅速发展。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⑤《____》,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五四运动
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919年,⑥____的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921年,⑦____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中实际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____正式形成。

2024-03-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民国初年,社会习俗逐渐开始变化,其中最能体现平等观念的是(     
A.改称谓B.废跪拜C.剪辫子D.易服饰
2024-03-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请将以下历史事件加以排序,正确的是(     
甲、庆历新政   乙、岳飞北伐   丙、王安石变法   丁、澶渊之盟
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丁乙甲丙D.丁甲丙乙
2024-03-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文明的碰撞与国际秩序的构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只是在最近的五六百年间才逐渐形成。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1)对比上述世界地图,指出人类认识世界视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在“世界历史”形成的初期,世界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对以下历史叙述进行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①15世纪,最早开始殖民扩张的是葡萄牙和荷兰。
②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并开展罪恶的黑奴贸易。
③16-17世纪,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④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封建制度进一步巩固。
(3)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文明之间的交往、碰撞始终存在,人类也从未放弃构建良好国际秩序的努力。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提纲。(填写字母)
(一)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导火线:
(2)战争全面爆发
(3)战争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二)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与危机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确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1920年1月,成立
(3)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扩张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新秩序
(1)1931年,日本制造,发动侵华战争,拉开二战序幕
(2)1945年,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落下帷幕。
(3)战争后期,大国召开会议,确立了
(4)1945年成立联合国
A.国际联盟   B.九一八事变   C.雅尔塔体系   D.萨拉热窝事件
(4)在上述世界格局变迁中,请依据示例,再选取一例说明中国在其中的贡献。
【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贡献:中国通过“以工代战”的形式参加战争,支持协约国,投入人力物力,为协约国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
7 . “穿越”时空某校历史社团以“如果重回古代,我愿意生活在__________朝”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1)学生甲:我愿意生活在宋朝,理由是(     )(双选)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B.理学形成,儒学复兴
C.初创行省,治理地方D.疆域辽阔,国家统一

(2)学生乙:我愿意生活在唐朝,因为它(     )(三选)
A.开元盛世,社会繁荣B.三教并行,文化多元
C.榷场活跃,都市繁华D.政权并立,崇文抑武
E.国力强盛,疆域拓展

(3)学生丙:唐朝也并非十全十美,从__________之后由盛转衰。(     
A.七国之乱B.黄巾起义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

(4)学生丁:有些动荡时期也有亮点,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就很有特色。(     
A.政权更迭B.独尊儒术C.南北对峙D.民族交融

(5)学生戊:其实,春秋战国和汉朝也很了不起。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4-0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宅兹中国”。2022年7月至10月,“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以下为部分代表性文物。

(1)“宅兹中国”意为“住在天下的中央”。据此判断,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域在(     
A.四川B.江西C.河南D.广东
(2)展览分为三个模块,请将上述展品归入相应的模块中。

(3)“齐侯盂”中的“齐侯”二字反映了周朝实行的哪一制度?(     
A.分封制B.礼乐制C.井田制D.内外服制
(4)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将下列叙述与相应的文物匹配。
①见证王权礼制萌生的是__________
②能够证明我国已经出现成熟文字的是__________
③对于我国瓷器发展史研究具有参考意义的是__________
④体现夏商周时期冶炼铸造技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F。
(5)综合以上信息,请为“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撰写一段推荐词。
2024-0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创新首先体现在中央行政制度上,通过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为古代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中央官制演变示意图。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

123
朝代____________
中央官制____________

(2)图2较图1所示中央官制有什么重大变化?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二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   B.削减灾区赋税   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皇帝,皇帝赞许之,遂令大臣丙负责执行。


(3)根据图3,大臣甲、乙、丙分别代表了哪一机构参与国事讨论。执行A、B、C方案的部门分别有哪些?
①大臣甲所在机构____;乙所在机构____;丙所在结构____
②执行方案A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B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C的部门____
(4)史家钱穆在《国史新论》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联系材料一中示意图中央官制的变迁,对此你有何认识?
2024-02-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小周同学在学习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后,围绕主题“郑和下西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1.根据上图,他写下了郑和的航行路线:
起点:__________,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继续阅读相关书籍,搜集到以下材料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7次率领船队出海,最多时有200多艘船,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随行人员一般两万多人。而哥伦布1492年首次远航只有三艘船,船员80多人。麦哲伦的船队也只有五艘船,200多人。

2.他赞叹道:郑和下西洋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依据是____________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当时中国能够创造如此壮举,为何郑和之后中国再无“郑和”?为解决疑惑,他求助历史老师,获取了两则材料:

欲耀(炫耀)兵异域,示(显示)中国富强。……首达占城,以次(顺序)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赏赐)其君长……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史史.郑和传》

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厚……

——《大史宗睿皇皇帝实录》卷十四

3.阅读这两段材料后,他明白了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下西洋”中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小周发表了对郑和下西洋的看法。
2024-02-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