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王淦昌教授谈起建国初他的一段经历时说:“尽管我生于农村……但对于地主如何剥削农民、压迫农民并不了解……最重要的是使我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农民组织起来,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他的经历是参加了(     
A.土地改革运动B.“银元之战”C.“米棉之战”D.抗美援朝战争
2024-01-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统计,从1932年5月至1937年底,全国登记工厂共计3935家,资本3.779亿元,职员43824人,工人457123人。其中以纺织、食品业为最多,分别占22%和23%。其次为化学工业,占14%。这一时期新式工厂的发展表明(     
A.官僚资本迅速膨胀B.工业体系已趋完备
C.民族经济较快发展D.民众已经衣食无忧
2024-01-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太平天国时期,英王府是安庆城内第一富丽堂皇的建筑,它的大门前照壁上有一幅画,绘有一株盛开红花的桃树,树干上爬着一只手持木棍的猴子,戳着桃树杈上的一个蜂窝,寓意“封侯”。这一现象折射出太平天国(     
A.实现了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B.农民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
C.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大力弘扬D.领导人存在的阶级局限性
2024-01-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编绘历经了康熙、乾隆两朝,绘图人士包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等十余人,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南至南海。该图可用于研究(     
A.现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B.绘图技术世界领先
C.边疆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D.中外交流日益频繁
2024-01-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南宋乾道五年(1168年),朱熹借鉴青苗法,创建由民间自主经营的社仓。淳熙八年(1181年),政府诏行“朱熹社仓法”于诸路。社仓、义仓的建立,弥补了常平仓等官仓设置于城市的不足,成为乡村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南宋政府此举旨在(     
A.维护社会稳定B.增加财政收入
C.保障市民利益D.推广程朱理学
2024-01-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宋代科举社会》中记载:隆兴府有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汪胶,由祖父陪同,到建康府跟从名师蔡清宇读书,祖父“不复治他事”,对他“昼夜督课”。这一现象反映了(     
A.门第观念的淡化B.科举制的日益完善
C.阶层流动的加快D.重文教的社会心态
2024-01-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为民谋利”是中国现代化探索过程中有志之士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天津绅商宋则久说: “先儒顾亭林先生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挽救的法子推本溯源只是一个,那就是提倡国货。”他认为提倡国货除了能够抵制洋货外,还能够改善民生。如果四亿国人皆齐心用国货,那需要有无数的工厂制造,需要用无数的工人生产,然后“实业大兴,人人皆有事可做,有钱可赚,家家有积蓄,处处无闲人。” “鄙人认为,国货发达之后,中国一定能富强。”

材料二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给为民谋利的有志之士增添了新的思想来源,更为中国共产党人奉为宗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先帮助孙中山制定了新三民主义。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破坏国共合作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城市通过组织工会等方式发动工人为改善劳动和增加报酬而斗争,在根据地推行土地改革,帮助农民获得田地、增进生产、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使为民谋利这一中国现代化的最高目标初步实现。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早期现代化道路的三大特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则久提倡国货的目的及民国初期提倡国货的有利条件。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则久、孙中山、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为民谋利”体现的具体思想内涵。
2024-01-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上世纪80年代在江西临川南宋墓中出土的陶俑,俑座底部有“张仙人”字,其手持宽而平的环状圆盘,上面表示刻度的条纹清晰可见,中间还有指针。关于该俑解读有误的是:(       

▲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
A.该俑应是代表宋代风水先生的造型B.是研究罗盘形状及作用的实物资料
C.实证了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与《梦溪笔谈》相关记载形成互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巴人是南方的一个重要族群,在春秋战国时被中原鄙弃为“西南蛮夷”,“西戎之国”。秦国统一全国后,非常重视对巴的管控。根据所学判断推测,秦朝为加强管控采取的措施是(       
A.移入居民,徙六国豪强充实边疆B.设置州县,地方长官由政府任免
C.修筑长城,防止少数民族的入侵D.怀柔政策,借儒学实现文化融合
10 . 近代以来办报在中国逐渐流行,李鸿章提出“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梁启超说:“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由此可知,他们都主张(     
A.发挥报刊的宣传作用B.传播思想以开启民智
C.向国民宣传西方学说D.办报救国以维护统治
2023-12-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