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6 道试题
1 . 商周时期,殷人认为“有娥方将,帝立子生商”,周人强调“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西周统治者提出天命转换的概念,形成了“以德配天”的治理思维,并通过祭祀活动,逐步将“祭”转化为“礼”。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天命观由兴起走向衰落B.开始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C.治国思维凸显人文理念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征曰:“……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这可能导致(       
A.隋炀帝的历史功绩被史学家全面抹杀B.隋朝在隋炀帝短暂的十余年统治后覆亡
C.隋炀帝被刻画成为君之道的反面教材D.此后历代统治阶级的价值观被彻底颠覆
2023-12-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从下面一幅地图中能提取的有效信息是该时期(       
A.长途贸易发展迅猛B.海外贸易异常繁荣
C.南北经济差距扩大D.水、陆交通都发达
2023-12-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宋史记载“初,太祖拣军中强勇者,号‘兵样’,分送诸道,令样招募”。对宋太祖以“兵样”为标准从驻州之镇兵中选拔中央禁军的做法,理解准确的是(       
A.征兵体检史上的重大进步B.大大削弱了地方军事力量
C.根除了唐末以来割据隐患D.利于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
2023-12-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学者研究指出:“唐人修《晋书》,南北(朝)《史传》,于名家书法,或曰不善隶书,或曰善隶书,或曰善草书,或曰善正书、善楷书、善行草,而皆以善隶书为尊。……唐太宗心折王羲之,尤在《兰亭序》等帖……”。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王羲之因唐太宗推崇其隶书而称“书圣”
B.王羲之最初因《兰亭序》成就书坛地位
C.魏晋以来隶书始终居于正宗的地位
D.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书体基本完备
2023-12-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汾、浍萦流于右,漳、沁包络于左。”这则史料可用于研究(       
A.吴越矛盾迅速激化B.齐桓公率先称霸
C.韩赵魏商业的发达D.都江堰利在千秋
2023-12-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三个命题密切关联。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中国境内)、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三者之间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却“三位一体”,正是这三者之间的结合才构成中华民族实体和统一国家的政治实体。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多元一体格局阶段划分的依据和阶段性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

——高翠莲:《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阶段划分》

材料二   根据考古的发现,可以说明在中国这块辽阔的大地上,在远古时代就逐步形成了许多许许多多的民族集团或文化区域,这些民族集团又经过了长期的相互交往、征战和融合……只有到了清朝中叶,汉、满、蒙、回(主要指新疆各少数民族)、藏等各大民族集团统一在清朝的统治之下,才真正结合成一个稳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体,……为统一祖国、奠定祖国的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中华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简述古代(鸦片战争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阶段性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举措并概述其影响。
2023-12-0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史之乱爆发后,出于平叛需要,中央将财政权力下放,使各地节度使和团练使获得“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本路自供”的权力。地方藩镇长官借机拥兵自重,“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中央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非常不稳定。“逆贼未平,师旅淹岁,军用匮竭,常赋莫充”,庞大的军费开支,令唐王朝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在此背景下,两税法将德宗建中以前各地的非法赋敛……予以承认,并以两税名义变为国家正式税收……从制度和法律上,限制地方藩镇非法聚敛。由此,中央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税收来源,同时也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和管理。两税法实行后,“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摘编自许超雄《唐代两税法确立两大税收原则》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推行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代税收制度改革的诸多因素。
2023-12-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经历十五年的战乱之后,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东汉政权,积极重建官学教育体系。自光武至明章之世,由于统治者对官学教育都比较重视,经常亲临太学及三雍,养老行礼。讲经辨学,奖赐太学博士及弟子极为丰厚,导致学风大盛,延及周边四夷蛮荒民族,如匈奴就曾派子弟到太学学习。这是中国最早接受外邦留学生的记录,由此可知,东汉的官学教育可谓盛况空前。东汉政权对地方官学的兴建也极其重视,桓帝时南阳太守刘宽“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东汉郡学遍布于十三个刺史部,而以扬州、益州、兖州、荆州等地为最盛,甚至在边远的武威、九真、交阯等地也建立有郡学,自东汉明帝以后,地方官学出现了从郡向县乡延伸的趋势。

——摘编自屈直敏《两汉地方官学建置考》

(1)据材料概括东汉官学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官学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官学教育发展的影响。
2023-12-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代内阁辅臣的选任,大多采用由皇帝直接下令决定某人入阁的形式,叫“特简”。后来,也可以由阁臣会同非内阁的廷臣推荐候选人供皇帝选择;皇帝若拿不定主意,可以抽签决定,叫“枚卜”。从阁臣的产生可以看出(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内阁辅臣德才兼备
C.内阁辅臣权力膨胀D.利于皇帝控制内阁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