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77 道试题
1 . 【中共建国前后的盐业管理】

材料一   山东全境沦陷后,中共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政府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夺盐的人民战争。自1941年起,抗日政府积极开垦盐田,收复被敌侵占的盐场。抗日政府颁布了《盐业交易所组织暂行办法》,向食盐产出地“盐槽子”派遣大量干部,政府直接进行管理食盐生产和批发销售。食盐运输需要大量人力且利润较高,经过组织,抗日政府让未参与战斗的部分部队和部分地区的穷苦群众参与食盐运输。抗日政府在各根据地设立了三级税务机构,依民主政府制定法律严查食盐走私,不少税务干部在战斗中牺牲。同时,抗日政府实行严格的食盐专卖制度,根据地内保障了人民食盐需求,对外则利用食盐从沦陷区赚回了大量法币和伪钞。

——摘编自孙树芳《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盐业斗争与历史经验论析》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盐业制度在其后30年间不断起伏波动,但无论管理权上收或下放,其国家专卖的性质却从未改变。专卖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价格管制,二是监督产销,三是特许经营,四是禁私缉私。

——摘编自黄天华《试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盐业专卖体制(1949—198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山东抗日民主政府盐业措施的意义。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国家盐业专卖的原因,并总结中共历史上盐业政策的成功经验。
2024-06-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2 . “作册”一词在商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频次较高。有学者研究指出:“作册”当为在某氏族中世代传递的官职,有录史、传递文书等职能。在商代,“作册”与商王互动频繁。周代早期,“作册”频频出现在与公、侯互动的场景中。西周中晚期,“作册”一词最终消失不见。这种变化反映了(     
A.周对商人的怀柔同化B.国家机构的进一步完善
C.权力分配机制的发展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法国作家蒙田(1533-1592)在他的著作《随笔集》中写到:“没有一种善行不让品行高尚的人感到欣慰。当然我们自己在行为端正时会感到开心,产生难以名状的满足感,问心无愧时也会产生高尚的自豪感”。这说明蒙田(     
A.在思想上倾向禁欲主义B.反思所处时代的弊病
C.代表了市民阶层的主张D.抨击教会的腐化堕落
2024-06-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4 . 北宋中后期,南方官员在政坛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江西出身的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等,多为一时政坛巨擘,且留名后世。这反映出(     
A.江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南方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C.朝廷科举重视诗词水平D.政治重心转移影响官员出身
2024-06-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5 . 1901年,应德国要求,清醇亲王载沣等赴德为德前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杀赔罪。在礼仪环节,德国政府主张“中国与德国系平行,所以清廷官员见德皇亦需行华礼”,中国官员“应照中国礼赔罪”,故德皇坐受国书,载沣须对德皇行三鞠躬礼,其他参赞人等须“照中国臣下觐君礼叩首”。这反映了(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受到冲击B.国际体系无力保护弱国
C.此时国际法不适用亚洲国家D.国际法受大国强权挑战
2024-06-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6 . 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尤其批判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强调正确的统战方针应该是既统一又独立。这说明(     
A.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C.中国共产党坚持阶级观念D.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2024-06-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7 . [中国古代宗族]

材料一:汉晋之际是宗族势力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 东汉末年董卓之乱之时,关东各军阀起兵讨董卓。其中就有很多的富室强族以其强大的人力物力建立自己的武装并参与到讨董卓的军事斗争之中,成为当时各军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曹魏实行九品官人法,而晋代沿用之后,不仅使强宗大族对其所在的乡里社会有重大的影响,而且还为他们世居高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宗族势力越来越强。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经过三国西晋近百年的发展,到东晋南朝时已成为十分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家族制度。原来控制东吴政权和控制西晋政权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把持着东晋南朝的各级政权,而众多的地方世族普遍存在于地方乡闾之间,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摘编自陈克标《汉晋之际乡里秩序及其维持研究》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共同维系的乡村关系网络中,宗族始终处于国家权力与乡村治理的枢纽地位,承上延伸着国家权力在村落社会的推行,启下肩负着村落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调适。可以说,以宗法制度维系的宗族组织是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徽州自唐宋而下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宗族不仅是乡村联系地方官府的重要枢纽,且在基层和民间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成为徽州乡村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摘编自宋杰、刘道胜《明清徽州乡村宗族秩序的构建与村际竞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晋之际宗族势力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意义。
2024-06-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克思在论说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意义时,既不用玫瑰色描绘剥削者的面目,也不耽于从事道义上的指责批判,而是科学指出代替封建社会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也只是换了一副新的阶级压迫和斗争形式。这表明(       
A.马克思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B.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C.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不可避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红山文化出土的一种非日常实用性陶器无底筒形器,基本形状和样式较为统一。有学者认为其与宗教活动或丧葬仪式有密切关系,是祭祀中将天、地、人联通在一起的重要媒介。也有学者结合古代文献以及世界民族志的材料,推定其为乐器陶鼓。这种非日常实用性陶器的出现说明红山文化时期(       
A.贫富分化日益明显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社会分工趋向复杂D.原始农耕生产较发达
2024-06-0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土地变革与近代化】

材料一   14世纪时,契约租地农的出现标志着英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5世纪末,圈地运动蓬勃兴起,引起了英国历史上的“农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贵族阶级一分为二:旧贵族固守封建传统,收入锐减,每况愈下;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新贵族则蒸蒸日上,他们与工场主、商人等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志趣相投,在政治上结成联盟,一致反对封建王党。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推动了圈地运动的加速进行。圈地运动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游民,有的被迫在农场做日工,大部分背井离乡,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变成了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法国的大多数农民在18世纪末的大革命中,都获得了一小块土地,以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汪洋大海般的小农阶级。按理说,由于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它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两极分化,导致地产日益集中,但是,由于十分猖獗的高利贷资本作祟,法国小农的分化极为缓慢。小农经济把大批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影响了工业劳动力的供应,并且造成农业生产落后和农民的贫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摘编自刘祚昌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历史上的“农业革命”引起了哪些重大社会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在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上与英国相比突出的不同点,并概述其历史影响。
2024-06-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