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4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7世纪的欧洲迎来了“科学革命的时代”,但被视为“近代化学之父”的约翰·道尔顿是一位虔诚的新教徒,被视为近代物理学创始人的牛顿也热心于炼金术。这表明(       
A.近代学者缺乏理性追求B.封建迷信束缚科学发展进步
C.教会依然拥有强力影响D.任何时代都有特定精神内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已从普通聚落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许多兴建有城墙。中心聚落的出现体现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社会阶层分化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D.建筑技术发展
2024-03-07更新 | 636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两汉时期,文人献赋盛行。西汉武帝时,如有天子出巡、游猎、求仙等行为,司马相如、扬雄等文人往往献赋加以讽颂。东汉建都洛阳后,一些关中遗老仍然盼望朝廷能够回迁长安,对此,班固上《两都赋》加以驳斥。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文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C.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D.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4-03-07更新 | 59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69年,北京人口增多,政府为了解决出行困难,建成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开通后老百姓积极体验地铁。1978年后,中国地铁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大城市建成多条地铁干线,通勤时间大大缩短。这说明地铁建设(     
A.导致财政赤字严重B.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C.符合人们出行需求D.推动国际贸易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60年,巴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横流。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开启了一项庞大的巴黎市政改造工程:巴黎市区建立起 60千米的宽敞明亮的新下水道,解决城市污水问题。巴黎同时建立长达26千米林荫大道,最宏伟的就是凯旋门景观,钢铁框架的歌剧院,大型商业百货,餐厅、咖啡馆、茶馆随处可见。这说明(     
A.城市化与城市管理同步提升B.城市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
C.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治理改善D.皇权用建筑展现自身权威
2024-03-06更新 | 34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6 . 1793年,英国乔治国王派出了马葛尔尼使团来华,希望和“强大的东方帝国”进行贸易,当他们登上中国土地后,惊讶的发现中国民众主要食物是粗粮和青菜,肉、蛋、奶很少,马葛尔尼等人感受到“盛世”下的衰败,对华态度逐渐转向强势。英国使团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政治认同B.中英国家实力对比
C.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张D.中英人口增长变化
2024-03-06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7 . 1788年,法国农业出现大规模歉收,无良的商人和领主们囤积粮食,面粉和面包的价格高涨,但当时公共权力未履行公共职责,民众发动了粮食暴动,人民反抗情绪日益加深。这说明(     
A.社会动荡导致物价飞涨B.统治阶级积极应对粮食危机
C.社会危机酝酿革命风险D.民众暴动摧毁公共管理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599年7月,荷兰人雅各布指挥四支船队返回阿姆斯特丹,带回了堆积如山的东方商品,评价认为“荷兰建国以来,还从来没有装过如此多财富的船只”。此次,航海的利润高达399%,刺激了欧洲更多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由此可知(     
A.国家的建立是海外贸易的前提B.荷兰在大航海时代抢占时代先机
C.尼德兰革命引发欧洲价格革命D.海外扩张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9 . 唐朝建国初期,李渊效法汉高祖,以“约法三章”为模板制定简约法律。624年,唐政权稳定后,李渊继承隋朝法典,增加了 53 个条款。637年,唐太宗重订法律,系统重修法典,废除一些酷刑。651年唐高宗修订法典,颁布法典疏议用来解析并辅助审判。725年唐玄宗颁布最完整的唐律,此后历代王朝以此为蓝本。这说明唐律(     
A.加强了基层教化的作用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增加了儒法结合的内容D.推动了中华法系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世纪西欧的医师在医治病人时,首先根据脉搏和尿液,然后以肿胀、发烧、恶心、呕吐、头痛、脓液等症状为基础来进行诊断,此后,医生不仅要开出治疗方案,而且还必须根据进一步的症状以及外部(通常是气象和星象)状况或“体征”来制定预后。这套流程(     
A.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B.是近代科学发展的成果
C.体现了理性主义色彩D.促成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