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92 道试题
1 . [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

材料一

西汉形势图

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

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

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3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盛产怀旧电影。这些影片多数是纳粹时期电影的翻版,取景于风光优美的德国南部山区,勾画出未遭炮火的乡村和纯朴快乐的民众——“没有受到最近历史的玷污,也没有受到东西方势力的占领”。这反映出当时联邦德国社会(       
A.积极反思纳粹罪行B.致力于摆脱战败阴影
C.重视传承电影艺术D.热衷于重构本国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948年1月,中共中央原则通过《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引发热烈讨论。因各解放区分歧较大,该文件最终未成为正式决定,代之以一系列细致且分门别类的具体指示。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       
A.巩固统一战线B.坚持实事求是C.转变工作重心D.注重自身建设
7日内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据此可知,元朝前期(       
A.抑制土地兼并B.优容江南经济C.简化赋税名目D.提高南人地位
7日内更新 | 4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令皆明焉,以为恒。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这表明秦朝(       
A.相权挑战皇权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C.统治残暴严苛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
7日内更新 | 5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
6 . 公元751年唐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之间爆发了恒罗斯(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战,双方动用庞大兵力苦战数月,唐军由名将高仙芝率领,尽管作战表现出色,但最终因补给线被切断而战败,这场战争给当时的中亚乃至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表现在(       
A.造成了东西两个帝国的衰落B.给中亚地区带来了长期动乱
C.促进了东西技术和人员交流D.中断了丝绸之路的贸易进程
7日内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7 . 2017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俄双方提出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成为两国蓝色伙伴关系建立的开端,为两国地区合作、航运开发、北极治理等领域带来契机,推动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继而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     
A.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B.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开启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7日内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8 . 【中法关系】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中国文化信息传入欧洲,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君主专制比较有节制,承认中国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设置谏官具有发展生产和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的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的态度,他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生产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国国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陈宣良《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二战时期,中法为盟友,都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也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但中法毕竟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促成它们建交的不止是二战时期的“浅薄缘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苏冷战”。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是一个高贵的民族,英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领导权力,不能再受美国的控制和摆布,于是他毅然脱离了美国,追求自主权。而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决裂,中苏形式严峻,中法两国都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来巩固政权,同时更需要结交其他国家来增强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当然戴高乐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并从越南战争中退出,是中法建交的又一原因。两国有着共同的需求,所以戴高乐就产生与中国建交的念头。1963年他派总理富尔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双方在台湾问题上产生分歧,但法国还是同意与中国建交,断绝与台湾地区的外交关系,率先向中国伸出“橄榄枝”。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正式建交,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被外国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

——吕芳《漫谈中法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内容,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法建交的历史条件。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特的“中法(建交)精神”,请尝试概括“中法精神”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09年伽利略亲自制作了一台能把远处物体放大近千倍、把距离缩短到三十分之一的天文望远镜,由此发现了大量以往不为人知的太空奥秘。这说明(     
A.传统的“地心说”被否定B.太空勘探助推科技进步
C.科学革命解放人类思想D.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下图)被中外历代评论家誉为“巨碑式山水画”的代表杰作,画面中的山峰雄伟大气,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如纪念碑一般从云雾中突然升起,与前景中的人物、路径、瀑布等形成巨大反差。同代画家认为这山峰象征着的皇权的独大,后世有人认为这山峰寓意着宋王朝从五代乱世崛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时代环境影响文艺作品风格B.后人的理解更接近作品本质
C.同代人的观点符合画家主旨D.应考察画作真伪后再做判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