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交往从封闭到开放、从松散到紧密的历史,也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可以说,从16世纪起,人类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进程,人类命运呈现出加速融合的趋势。

——摘编自程美东《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人类命运》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9世纪“人类命运”加速融合趋势出现的原因,并简要谈谈人类相互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24-03-04更新 | 122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74年,针对因经济水平不同致使世界遗产申报的国家不平衡,文化遗产数量分布不均衡的突出问题,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要确保《世界遗产名录》能反映出“具有代表性的、均衡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材料说明,“决定”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突出《世界遗产名录》的多元性   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③降低《世界遗产名录》的限制性   ④增加落后国家文化遗产入围数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
2023-08-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7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甲午战争后,清廷多次大量举借英镑、法郎等外债,用以筹措赔款。面对国际银价下跌的趋势,有官员上书提出,“借款一项,吃亏尤巨而久”,且“耗物力于无形之中”,中国应铸造自己的“英镑”和“先令”。这一观点提出的原因是(     
A.币制差异加剧了债务危机B.通货膨胀导致国家财富流失
C.清朝的贸易逆差不断增加D.列强资本输出威胁民族工业
2024-02-29更新 | 823次组卷 | 1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4 .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交通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举措旨在说明(     
A.促进城市交通多样化、立体化趋势B.交通网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必需
C.有利于不同交通有序竞争D.中国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
5 . 国家既是阶级统治和暴力的机构,也具有社会职能,社会治理正是体现国家社会职能的最重要方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租庸调法,以人丁为本。开元后久不为版籍,法度废弊,丁口转死,田亩换易,贫富升降,悉非向时。德宗时,杨炎为两税法,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置两税使以总之。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史称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云。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毫无疑问,王阳明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的坚定卫道士,他建立心学体系,从根本上言,是要修补由于朱学僵化所造成的宗法专制意识形态的缺漏。他的“心中贼”论便鲜明地表露出他巩固宗法专制秩序的宗旨。然而,由于王阳明感应明中叶以来社会氛围和心理状态的变迁,从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上顺次展开他的宇宙论、认识论、价值主体论,从而否认了用外在规范来人为地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性,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造成对统治思想的一种反叛。正因为如此,明代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

——摘编自高丽娟、王川《中国文化概论》等

材料三   从秦朝到清朝的王朝兴替过程中,有效的解决方案主要在于建立一套行政组织……其一,通过保障其臣民基本的物质需求,避免臣民因难以忍受的生活而“铤而走险”;其二,通过反复向臣民灌输经过严格筛选的道德教条(大部分是从儒家学说中筛选出来的),使臣民接受或认同现存的统治秩序;其三,通过不断监视臣民,从而查出“奸民”并及时采取措施。这套政治统治体系通过在战略要地驻军而得到加强,使各个王朝有可能在相当时期里有效地统治一个广阔的疆域。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乡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说明纳庸代役的影响,并分析两税法体现出的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趋势。
(2)王阳明曾在多地为官,结合所学,指出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期间推行的基层民众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王阳明思想理论的核心,并概述明代中期起在陆王心学基础上思想界出现的倾向。
(3)明清时期对民众的监督和控制比前代更加严密,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明清时期乡约制度与前代相比发生的变化,概述清代中后期的保甲制体现的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
2023-08-29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6 . 城市化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人所言:“耕织之民,以力不足,或入于工商”“今民无以为生,去为商贾,事势当尔”。《梦粱录》记载临安“户口蕃盛,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因此,宋政府不得不将城市中非农业人口定为坊郭户而单独列为户籍。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回顾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以1978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至1978年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1979年至今是市场经济取向下的城市化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又以195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至1958年,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及工业化的发展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的时期。1958年到1978年是我国城市化停滞、倒退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为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从1979年到1998年,城市人口由1.84亿增加到3.79亿。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布局渐趋合理,城市化开始逐渐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李军等《新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居民成分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围绕“新中国的城市化”自拟题目,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写一篇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8-28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二)
7 . 茶叶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率10万精锐骑兵进犯京师,史称“庚戌之变”。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正是今天看来如此平凡的茶叶……随着茶的传播,华夏与番夷有了更深入的往来,通过贸易饵诱、文化渗透,最终在心理上获得西边少数民族的认同,中心也随着茶的传播而发生空间上的迁移,最后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通过茶传播、贸易、饮用而形成的藩篱,实非修筑的长城和其他防御建筑工事可比。防御工事实际上是目所能及的山河界限。在文化形态上,这是一种隔绝、封闭与保守的文化形态,阻挡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但茶可以跨越看得见的疆域,抵达那些看不见的极边之地。

材料二   茶叶改变了英国的社会阶层,尤其是下午茶会和茶馆的出现,几乎起到了重塑英国文明的作用。英国的饮茶风气最先在上层社会的贵妇中传开,然后被中产阶级妇女所接受。在英国早期的酒馆和咖啡馆里,只能看到男人的身影,英国妇女还曾发起过抵制咖啡的运动,她们认为咖啡带坏了英国男人,让他们彻夜不归。但茶叶不一样,性情温和,适合妇女和小孩。手握茶壶的女人就好比拿着刀剑的武士,参与的人只能屈服于她。这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材料三   2005年,立顿销售了360亿个茶包、7万吨茶叶,产品打入了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销售额突破了15亿英镑(约合28亿美元)。而其在研究经费上的投入同样惊人,每年占销售额的0.7%。涉及顾客饮茶的习惯、饮茶的流行趋势,如何沏茶,顾客对茶叶颜色、味道、包装形式的喜好,影响顾客茶叶选择的原因……全世界每年茶叶需求量达300万吨,供应量达350万吨。中国每年产茶120万吨,仅有30万吨出口,虽然产茶面积世界第一,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却较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重林等《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明朝为防御蒙古采取的军事措施,并分析茶叶在明朝边疆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2)列举两例茶叶对欧洲国家文化习俗的“重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饮茶风尚席卷欧洲的时代背景。
(3)对于以立顿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人们评价不一。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围绕当今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中国茶叶发展的现状,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8-29更新 | 1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六)
2023·浙江·模拟预测
8 . 城市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功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逸周书·作雒解》记载西周初期营建的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郭方七十里”此为天子之城的规制。《左传》记载,隐公元年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注曰:“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李金玉《论两周时期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   1875年,英国人修建的海关花园是在武汉最早兴建的租界公园。此后,租界内公园不断修建,这些公园由于是洋人开辟,所以园林的设计、建筑的风格都具有异国文化特色。1928年筹建的中山公园则可视为近代中国城市公园的代表,园内配置亭台楼阁,栽植各种花木,还建有运动场、游泳池、溜冰场、民众教育馆和中山纪念堂等,成为“亚洲第一个综合公园”。此后,武汉又陆续兴建了汉口府前公园、武昌蛇山公园等。这些由市政当局提倡、组织、规划设计、兴建的近代减市公园,结合了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特色。

——吴薇《近代中国城市公园建设解析》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体系逐步合理化。1949年,全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别为5718102个,所占比重相应为3.8%、5.3%、13.6%、77.3%,到157年底各类城市分别为101437115个,所占比重为5.7%、8%、21%、65.3%。至1957年底,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数分别由1949年的69个、54个、13个增加到73个、73个、30个,致使东部地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重由50.7%下降到41.5%,中部地带由39.7%上升到41.5%,西部地带由9.6%上升到17%。

——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西周城市营建的规则,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武汉城市公园建设演进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武汉城市公园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体系逐步合理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一时期“城市体系逐步合理化”的重要因素。
2023-05-0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9 . 互联网金融(ITFIN)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如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无须亲自到金融网点,就能办理转帐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这反映了互联网金融(     
A.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B.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C.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D.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10 . 社会生活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缩影,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为繁盛的一个时代,商品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文化娱乐需求的提升也呈现前所未有的态势。宋代,农业生产的进步和手工业生产的发达,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大幅增长和城镇的繁荣昌盛,游风日盛,北宋开封和南宋杭州娱乐业之兴盛,便是实例。当时都市序列中其他城市享乐之习也甚为风行:西京洛阳是当时比较重要的政治城市及文化中心。

——摘编自刑颖《宋代市民演艺活动初探从城市变迁的视角》

材料二   租界西方娱乐方式的传入(部分)

项目

传入年代

活动方式影响

西方戏剧

19世纪40年代

1860年成立ADC剧团对上海戏曲的改变和舞台的改造产
生深远影响

跳舞

19世纪40年代

1850年举行上海开埠以后第一次舞会成为夜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娱乐活动
形式之一

城市公园

1868年

黄埔公园是游憩的场所,也是上海地区侨民举办周末音乐会的地方上海地区第一座城市公园,不同于
传统的私园

马戏、魔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表演团体主要来自英国和美国领略了不同于传统戏法的西方经典
的魔术节目

电影

1896年

主要在茶馆、酒楼、溜冰场等场所放映中国最早的放映记录,大众化娱乐
活动形式之一

——摘编自楼嘉军《上海城市娱乐研究》

材料三   1981—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民娱乐活动发展的原因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市民娱乐活动多元化的原因,并归纳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023-08-03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知恩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