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85年上台执政的戈尔巴乔夫转变对外政策.提出了“新思维”外交.主张“合理足够”概念维持低水平战略均势.同时提出"全人类利益优先”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从多样性中寻求各国利益的均衡”等观点。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       
A.表明苏联放弃与美国冷战B.带有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C.反映出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D.体现了国际关系的丛林法则
2022-04-20更新 | 869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全真高考模拟检测(十)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尼克松政府上台后,认识到美国面临重重危机,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调整,实行战略收缩和防守,以“缓和”取代“冷战”,以“谈判”代替“对抗”。造成美国当时进行战略调整的外部背景是(       
A.美国经济陷入严重“滞胀”B.多极化趋势带来的挑战
C.苏联改革突破斯大林模式D.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1年,学者亨利首次使用“美国世纪”来称呼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证明了卢斯的说法是正确的。1946年,尽管战争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愈合。美国已售出了180万辆汽车;1950年,美国生产的汽车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85%。“美国世纪”中美国汽车工业的巅峰时刻出现于1955年。朝鲜战争后的销售反弹使汽车销量创下了新的记录:700万辆。当然,当时无人会料到“美国世纪”的时代不会持续下去,也没有人会想到美国汽车工业再也不会像1955年那样辉煌了。1963年,当时汽车销售量再次到达1955年水平时,国外汽车特别是德国大众牌小汽车占了美国市场份额的5%。

——摘编自托马斯《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材料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表
时间(年)特征概况
1920-1949萌芽期开始尝试制造汽车并获成功,与汽车相关的修理业与配件制造业在若干地方发展起来,但汽车制造活动不成体系,没有大量的汽车产出
1949-1965苏联技术移
植期
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与发展为中心,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形成地方性生产基地,全面移植苏联生产、技术、管理体制的方式
1965-1978苏联技术本
土化期
重心是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从法国引进技术,主要依靠中国自己力量开展建设,老汽车生产基地继续发展,天津、武汉等新汽车工业有所壮大
1978新发展合资模式的诞生并成为主流,面向市场,其产品重心转变为作为大众消费品的轿车,21世纪出现自主创新模式

——据关云平《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汽车业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二战后中美汽车业发展的共同因素。
2022-05-0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高三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是蹴鞠的鼎盛时代,其形式多样,活动主体广泛。宋代蹴鞠活动集娱乐、健身、军事为一体,并深入到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元代以后,妇女踢球作为一种伎艺供人欣赏。明代以来,随着社会文弱之风盛行,蹴鞠运动受到了严重影响。清朝建立后,实行弱民政策,原来的蹴鞠运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田志生《中国古代蹴鞠发展演变的研究》等

材料二   一般认为,现代足球出现于英国。1863年伦敦多家俱乐部和学院代表们召开会议,统一了足球规则并创立了足球组织-英格兰足球协会。此后,越来越多的男性群体特别是工人阶层开始关注足球。同时,城市交通的改善也使得足球比赛可以在本地以外进行,尤其是随着蒸汽火车的出现,这项运动可以更为容易地推广和普及。

——摘编自马志刚《英国体育文化研究》等

材料三   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节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载于1917年《新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以来中国古代蹴鞠运动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兴起的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2022-02-08更新 | 388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名士援引《老子》《庄子》来阐释《周易》等儒经,并热衷于探讨“有无”命题,提出了“任自然”的口号。这体现出当时
A.儒家的正统地位逐渐丧失B.思想融合的趋势明显
C.形成冲破名教束缚的风尚D.道教思想的影响深远
2022-01-11更新 | 467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五代僧延寿认为“儒道仙家,皆是菩萨,示助扬化,同赞佛乘”;宋代的孤山智圆自称“宗儒述孟轲,好道注《阴符》,虚堂踞高台,往往谈浮图”。这反映(     
A.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B.佛教向儒接近的趋势
C.佛教主动放弃原教义D.政治统一格局的确立
2022-10-06更新 | 510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乙卷安徽省2023届高三第一次原创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公元前546年弭兵会盟后,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转为诸侯国内的大夫兼并,如晋国由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家兼并得只剩韩赵、魏三家;鲁国由季孟、叔"三桓”共同执掌大政变为“政在季氏”。这说明,春秋后期:
A.诸侯脱离王室控制B.封建官僚体制确立
C.政治转型趋势加强D.贵族世袭制度瓦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明同学参加了以“历史 上的集权与分权”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必要的集权和有条件的放权,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 ——[美]拉斯韦尔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是“一"与"多"的统一,彼此不可分离,"多"通过"一"来实现。因此,中央政府离不开地方政府,反之亦然。 ——毛泽东
材料◆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较之前出现的变化特点是:良性互动逐渐取代零和博弈;中央权威和地方权限双向增长;地方权限和地方责任同步上升。
—摘编自易承志《转型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特征,趋势与路径分析》
南斯拉夫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自治社会主义制度,它自成一体,独树一帜,避免了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带来的诸多弊病,可是却建向另一个极端,因为过分强调自治,为南斯拉夫危机失控并最终解体理下了制度性隐患。
——摘编自陈新明《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失致—一关于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思考》
◆在联邦主义下,虽然联邦政府与各成员政府都处在共和的国家主权下,但是他们在承认各自在法律和行政上的独立前提下,保持着一种合作和协调的关系。这样就在美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内保证基层的民主。在美国实行的联邦制保证了一个多种族和民族的国家稳定。
——摘编自元子龙《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集权与分权的困境探究》
通过研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4-23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全真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西汉墓室中有刑渠哺父、董永事父等孝子图,这些孝子在生前并未得到官府表彰。东汉时期,不仅史书中记载了官府表彰孝子的情形,部分孝子的事迹还被官府绘制成像册供人传阅,用以训诫民众。这表明东汉时期
A.以孝治国理念缺乏社会基础B.察举选官制度臻于成熟完善
C.农耕经济发展重构丧葬传统D.儒家伦理政治化的趋势明显
2022-04-16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清徽州乡村土地占有中普遍存在股份制,其中宅地由业户共业,少则二股,多则几十股。宅地细小股份不便造屋居住,但可卖出以获现金,不动产之土地股权可转换为金融货币财产。这一现象
A.源于新经济因素的产生B.造成徽州宅地资源严重稀缺
C.违背社会发展主流趋势D.体现民众经济生活的创造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