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7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西医手术逐渐在中国出现并传播,但被认为是折损人体的妖术;19世纪晚期后,伴随着手术实践与知识译介的进展,西医在大城市中逐步被认可。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近代科学不断发展B.国人医疗观念的进步
C.中西医的结合成为趋势D.西医成为时代的主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二年(1724年)全国耕地面积达890647.524亩,前所未有。清代前期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南方水稻产量一般亩产“大约共三石(一石约180斤)为常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有不少地方专门或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如乾隆年间,植棉专业区的江苏松江、太仓、通州和海门厅所属各县“每村庄知务木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之七八”。粮食大量向经济作物区运销。例如,乾隆中期后苏州产丝区的粮食,常年由江西、湖北、安徽供应,每年计数百万石,天津粮食则由东北地区供应,乾隆年间,由东北运粮到天津的船只达数百艘,山东的临清县产棉区,粮食由河南供应,广东珠江三角洲缺粮,主要靠广西、湖南供应。

——摘编自黄启臣《清代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短缺、温饱问题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功能主要是食物,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粮食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人们的饮食需求向温饱型转变,单一的粮食型食物结构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粮食功能除满足基本吃饱需求外,各种粮食加工制品日益丰富。

——摘编自王永春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及趋势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期农业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粮食生产与加工出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也有文献将其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产业革命”,最早出现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此文将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定义为“产业革命”。1984年,钱学森在《科学技术讲座》的演讲上将产业革命定义为“生产体系在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方面的飞跃变化。它是因为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飞跃”。由此可见,《辞海》中有关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涵义与产业革命的定义几乎相同,即工业革命不仅使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而且还将扩散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发其他众多产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并促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摘编自田露露韩超《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演进、趋势研判与中国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4 . 1945年,联合国共有51个创始国,多为欧美国家;至1960年,增至100个会员国,其变化如下表。这一变化(       
时间新加入国家
1946~1950年阿富汗、泰国、巴基斯担,也门,以色列,印尼、缅甸、冰岛、瑞典
1955年柬埔寨、斯里兰卡、老挝、尼泊尔、利比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奥地利、芬兰、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
1956~1958年日本、马来西亚、摩洛哥、苏丹、突尼斯、加纳、几内亚
1960年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布)、刚果(金)、贝宁、加蓬、科特迪瓦、马达加斯加、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索马里、多哥、布基纳法索、塞浦路斯
A.得益于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B.表明发展中国家主导地位的增强
C.反映出国际政治新秩序逐渐完善D.致使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张小小的婚帖可以见证婚姻习俗的变迁。如对清朝宣统元年的“童养婚帖”研究发现,在该“婚帖”的右侧有四句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前世姻缘,上苍注定”。中间注有乾造与坤造,即男女的生辰八字,该“婚帖”上还写有“聘礼白银两百二十两”。最后用农历落款日期: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初三,在左侧写有“和合百年”作祝福话语。

——摘编自侯锦彬《结婚证演示结婚习俗变迁》(《广州日报》2006年9月)

材料二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借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摘编自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材料三   新中国初期,战斗英雄、劳模和解放军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偶像。同时,人们在择偶时非常重视对方的政治出身和家庭成分。“文革”开始后,受极“左”思想影响,女性择偶标准出现了偏差,政治标准成为唯一标准。20世纪80年代,女性择偶时把知识分子摆到了较高位置,文化因素上升到第一位,经济其次,政治因素被忽略。1984年后,“文凭热”有所降温。城市女性择偶中首先考虑男方的综合素质等。此外,“金钱至上”思想开始严重影响着人们,那些个体户或者能把知识直接转化为财富的人,成为女性爱慕的对象。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们选择婚姻的自由度增大,择偶行为向物质满足与心理需求接近。女性择偶观也趋于务实和多元,首先考虑双方感情,除此之外对方的经济收入、物质条件、教育程度、职业、容貌等因素,也成为女性择偶时的重要参考条件。

——摘编自许小玲《从择偶观的变迁看择偶标准的时代性》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朝末年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习俗方面的不同点,并分析新中国婚俗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择偶标准变化的趋势。
(3)纵观上述材料,就中国婚姻与习俗的变迁谈谈你的认识。
2024-03-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6 . 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是世界主要的谷物供应地区,亚洲、非洲亦有少量余粮出口。而到50年代,拉丁美洲净出口额仅有100万吨谷物,亚洲地区则变为净进口地区。80年代初,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年净进口数量竟高达9000多万吨。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长期存在B.第三世界农业发展的长期落后
C.新兴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影响D.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趋势的加快

7 . 北魏前期基本采用重刑治民的法律,中后期的立法不仅将同姓相婚、蔑伦败俗等违犯宗法伦理的行为纳入“不道”罪的框架,且孝文帝亲定流刑、徒刑的适用范围,刑“务从宽仁”,控制死刑的运用。这一变化表明(     

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礼法结合趋势明显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8 . 中国古代关于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山川形变和犬牙交错两条原则。周振鹤在《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历史上,这两条原则是同时并用的,但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地理因素决定了行政区划B.行政区划调整日益简单化
C.中央集权日趋加强的趋势D.行政区划调整具有反复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洋洲岛屿地区的华人社会最初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是近代西方列强在大洋洲进行殖民开发并重组太平洋贸易网络的结果。除了以广东人为主的华人劳工移民外,大洋洲岛国的华人社会主要来自从事进出口贸易及零售业的小型华商群体,他们编织并维持了一个跨度空前的海洋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移民的抵达使得岛国华人社会得以进一步延续和变化。随着中国在跨太平洋网络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岛国华人移民与母国的互动更加频繁,其生计呈现出更加依赖中国的趋势。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与美拉尼西亚部分岛屿遭受日本侵占或沦为激烈战场,许多华工被迫转移。经过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大洋洲岛屿地区普遍放弃契约劳工制度,由澳大利亚实际托管的岛屿对华人移民也宣布了禁令。华人移民在岛屿地区加剧离散,华人社会的分布更为广泛,第一代移民只要没有回国,均充分入籍归化或与土著联姻。巴布亚新几内亚比较具有代表性。据巴新官方统计,1966年共有2455名居民自认是华人,其中生于中国的华人566人,但仅282人保留中国国籍;到2000年时,几乎全部华裔人口都已经是巴新籍或澳籍。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初,大洋洲多数岛屿地区摆脱托管身份实现独立或自治,各国均把发展对外商贸和吸引外资视为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手段,加之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至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推动“脱欧入亚”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些都促成了所谓“新华人移民”群体的诞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费晟《海洋网络与大洋洲岛屿地区华人移民的生计变化——以瓦努阿图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至二战后初期大洋洲岛屿地区华人移民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华人移民”群体的主要职业构成,并谈谈这一群体对大洋洲岛屿国家发展的贡献。
2023-06-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朝在西北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府州,边疆地区在服从唐朝政府政令的前提下可以保留现行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元朝时设置行政机构,将西北地区纳入了直接管辖范围之内,制定赋税制度,把经营西北地区纳入了国家建设计划之中。这一变化(       
A.呈现出边疆内地一体化的管理趋势B.反映出国家治理模式的多样化特点
C.得益于边疆民族对中原文明的推崇D.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边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