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民族国家的建构]

材料: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多半是先有国民权利平等意识的觉醒,后有人民主权的制度设计与鼓吹,再经过或急或缓的民权革命,才建立起来的。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新兴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已大不同于1718世纪西方民族国家先后生成之时。因此,当时开始广泛兴起并对东方民族产生刺激的,已经不再是民主主义,而是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观点并进行探究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说明合理)
2024-05-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示为现代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的若干史实。

时间

史实

20世纪 40年代

德国为轰炸英国制造出 V2火箭。德国战败后,其火箭技术成为美苏航天技术的直接来源

20世纪50年代

苏联于 1957 年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美国为扭转太空竞赛的不利局面,制定了“阿波罗计划”,决心登上月球

20世纪60年代

苏联于 1963 年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将加加林送入太空。美国则于 1969 年成功登月,阿波罗计划获得成功。与此同时,卫星被用于军事侦察、气象探测和通信等方面。法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20世纪70-80年代

美苏竞争激烈,苏联大力发展空间站,美国则发展航天飞机,客观上为太空科学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条件。美国一些航天技术逐渐普及为民用。日本和中国也发射了自己的卫星

20世纪90年代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美国在航天领域的投入大大减少。美国的商用、民用航天技术则继续发展

21世纪初

各国对航天事业都比较关注,并开展国际合作,建成国际空间站。中国实现载人航天,并在空间站和探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航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提取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5-13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3 . 【儒学发展与中国古代政治】

材料   在中国政治史上,汉武帝是最重要的制度更张者之一。他接受儒家改制的政治主张,以“王道”缘饰“霸道”,取代汉初的“无为之治”,这成为“汉家制度”的一大改变。这一认识在宏观上自无太大疑义,然而细察儒学在汉初的蛇行灰线,便会发现这一改弦更张乃是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体制建构的结果。陈寅恪曾对儒家的性质作出判断:“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他认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儒学影响汉朝体制,首先便是遵循这一路径。

——摘编自李磊《两汉儒学发展的制度分析》


请以“儒学发展与政治建设”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2-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丝绸之路与中华文化]

材料   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的缘起、发展,形成丝绸之路多种混合型文化内涵,阐释丝绸之路的文化就是阐释中华民族多样性人文性格。有学者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点,在丝绸之路上跨越两千年的交流交往交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丝绸之路精神是对中华文明内涵的最好诠释”。

——摘编自来永红《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探讨》

请以“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5 . 【改革上的改革】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改革。这些改革的动因大都是为了化解和克服当时的社会矛盾,但在化解原有矛盾的过程中,又常常产生革新与守旧之间新的矛盾。能否克服改革阻力,将改革顺利推行下去,关系改革成败,进而关系社会能否稳定发展。

改革通常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历史上的一些改革,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只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单项改革。这种单项制度的改变可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取得一些效果,但对于克服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往往效果不佳。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往往比较复杂,又受到经济社会条件制约,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需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行。在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保证中央权威,做到中央令行禁止,是改革成功、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摘自白钢《科学总结历史上的改革经验》


请以“改革的成与败”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11-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放眼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从唐中叶到宋代确实发生了一些重要而显著的变化。……朱瑞熙认为从唐代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它经历五代十国、两宋、元代直到明代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前,共约八百年时间。由唐中叶开始的社会发展变化,到宋代几乎完全定型,从而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社会新面貌。

——摘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唐宋相关史实,围绕“唐宋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多角度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科技革命的两面性]

材料钱学森将20世纪80年代正在兴起的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界定为“第五次产业革命”,并提出“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地推动着社会发展。总之,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发展,孕育出新的产业。新--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但是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和制约,它也会给人类带来惨痛的灾难和损失,成为人类文明的巨大障碍。

——摘编自唐素琴、魏旭丹、赵宇《新科技革命对法律的挑战及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8 . [中国与世界]

小楚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现某杂志以“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融合”为主题开展了一期专题讨论,原刊编者按如下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新时代中国史学,既要立足中国,又要放眼世界,推动历史学相关学科融合发展。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对话与融合,是历史学永恒的命题,将中国史与世界史互寓其中,有助于对中国史有更深刻的诠释,有助于对世界史有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在对人类历史的科学探索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释人类文明的真谛。


请以“中国与世界”为主题,自拟命题,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征文。(要求:自拟命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事项,祭祀典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的祭祀有祭天地、祭圣贤、祭先祖等。下表所示为有关中国祭祀活动的图片及介绍。   

图片介绍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中国古代有“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园丘”的制度,被后来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奉行,祭天成为统治者的专有权力
孔庙又称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传统的中国城市都有文庙,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初祖,清明节祭祀黄帝包含着华夏儿女报本返始、慎终追远和民族认同的深刻意涵
宗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产生于周代,在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倡导 下逐渐普及化。明清社会宗族及宗祠在凝集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取表中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与亚非其它三大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那创造古老文明的先民之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是同一种文明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发展,并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不仅没有中断,也没有分裂;只有新的文明因素增加进来,而没有甚么文明的因素分离出去成为另一种独立的文明。

——摘编自袁行沛主编《中华文明史》


请结合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11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