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9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而要有法制传统,又必须要有个人权利意识。要有个人权利意识,又必须要有发达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社会。要市民社会的发展,需要知识的教育,需要发达的信息的传播。……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法有机地结合。

——萧功秦《百年中国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3-11-02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的年画、宣传画中,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幸福婚姻”的题材。当年许多画家介入了这个题材的创作。《新式结婚》《新娘子讲话》《幸福婚姻》是其中的代表作。


彦涵:《新娘子讲话》(195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20世纪50年代初的“幸福婚姻”题材绘画进行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02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1 考前必刷专题之必考主观题20题专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孕育并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正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在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影响下,国与国之间的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这一百年来对中国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深刻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发展的内在逻辑。“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实践探索,可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编自章庆林《“中国方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硬核”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视角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方案”,任选角度,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3-11-02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4 . 【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是世界经济组织结构的重要节点,是经济管控、生产与贸易、信息交流与文化传播以及政治权力的枢纽。下表是公元前400年—公元1800年全球城市发展的时间轴线。

公元前400年—公元1800年全球城市发展时间轴线




40
0



20
0











20
0
40
0
60
0
80
0
1
0
0
0
1
2
0
0





1400




1
6
0
0





1
8
0
0
雅典














长安
长安开封北京


罗马













伦敦




伦敦
伦敦




君士但丁堡
君士但丁堡

伊斯坦布尔










威尼斯















阿姆斯特丹

——摘编自[英]格雷格·克拉克《全球城市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丛表中任选一个城市,简述其成为全球城市的主要因素。(要求:列出所选城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1-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层面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中国历史和文明历经危机而得以连续发展,西方历史和文明则在危机中断裂,这个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双方的政治、民族及文化等结构差异所决定的。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3—6世纪中西发展进程的比较。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另选19世纪以前某一历史时期,比较中西文明发展的“同中之异”,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时间段和同中之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02更新 | 323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与内地密切联系的一部分,中国边疆亦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国古代历代统一王朝对边疆治理的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辨其流脉,不外乎两种:一是“因俗而治”,一是边疆内地一体化。纵观历史发展长河,上述两种既矛盾又统一的边疆治理策略始终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并在边疆治理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到不同作用。

——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围绕“边疆治理政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漫画:《拿破仑的头,蛇的身体》,拿破仑被描绘成一条非洲巨蛇身的怪物,爬出自己的山洞啃食生命

油画:《不期而至》,画中的男性是一位遭受长期流放和苦役迫害的十二月党人的形象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世纪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1-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选必三 押题卷02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量的考古研究表明,我国有丰富的文化遗存,自古以来中华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区,绝非“外来”,亦非局限于黄河流域,也说明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民族起源是多地点的,多元的,做繁星点点,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

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部分)

考古发现

基本介绍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共发掘墓葬620余座,发掘的墓葬时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

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遗存面貌清晰地反映出高句丽、渤海国佛教物质文化在中原地区影响之下传入与发展的历史事实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州桥是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宏大的历史场景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为温州作为龙泉瓷大规模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重要实证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考古新发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2023-11-02更新 | 24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郭旭红《新中国GDP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列出信息并充分论证,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500年至1763 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欧洲探险者的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阶段的来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欧洲人凭借他们在海外活动中的领先能力,崛起为全球霸主。这些世纪中发展起来的某些全球性的关系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紧密起来。因此,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工业革命前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


——《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习图册: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根据两则材料,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