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冷战后美苏两极对立矛盾的突然消失,美国战略家凭借冷战胜利的“王者之气”和以全球为视野的学术传统、将世界政治的主要矛盾认定为美国自己与美国在建立霸权秩序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之间的矛盾。于是,美国的小布什政府在没有联合国决议授权。甚至没有得到大多数北约盟国支持的情况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争使当今世界的称霸与及反霸、恐怖与反恐这两对矛盾空前激化并相互重叠。导致世界战略格局出现强力颠簸。战后,反而更加动荡。2002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41号决议的全票通过,实际上反映的是大国在共同对付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振兴全球经济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

﹣﹣摘编自袁鹏《伊拉克战争与世界政治主要矛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2023-09-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自幼十分好学,由于家境败落,他靠上山砍柴换取文具,用来学习。葛洪几十年如一日,从经史百家到短杂文章,共读了近万卷。葛洪不但重视学习书本知识,而且乐于拜有知识的人做老师。葛洪在向书本和民众学习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对客观事物作深入细致的观察。他的观察力也十分敏锐,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是常备的实用书籍,记载了他对各种病症长期观察的结果,其中有许多是医学文献中最早的记录。另外,对于流行病、传染病,书中更是提出了“疠气”(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的概念,这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在当今来讲也是十分有见地的。葛洪的一生可谓精彩,而且颇具传奇色彩,他的聪慧睿智帮助他开拓了医学的新领域,在临床急症医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摘编自《中医世家》


(1)根据材料,概括葛洪的主要医学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葛洪取得医学成就的原因。
2023-09-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儒家的治国理念对中国的社会秩序、文化养成和民族心理影响巨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一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   汉代董仲舒以先秦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了法家、阴阳家、黄老等各家思想,发展了适应封建中央集权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其提出“表章六经,罢黜百家”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当汉武帝意识到儒学经典及其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意义之后,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更强化了两汉历任皇帝“好儒尊经”的政学之风,并开始了儒学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制度化之路。汉代博士制度、官学制度、选官及考核制度便奠定了儒学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独尊儒术”之后,汉代统治者修订了侧重道德的官吏考核和奖励制度,维护了君主专制的封建中央集权。

——摘编自杨汉民《汉代官制与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材料三   宋代二程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践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儒学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3)据材料三,指出二程和朱熹所构建的国家哲学内涵及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秩序、文化养成和民族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022-04-0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主要科技革命的历史结构

科技革命主要标志主体部分扩展或带动部分
第一次科学革命近代物理学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力学近代科学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科学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量子论、射线和电子天文,遗传,地学等
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和机械纺织机、蒸汽机、工作母机冶金.轮船和火车等
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和内燃机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石化、钢铁和运输等
第三次技术革命电子和计算机、信息和互联网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微电脑、信息技术、数据库核能﹑航天、自动化、生物、材料   和制造

——摘编自何传启《科技革命与世界现代化》


上述表格中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包含了诸多启示,从中提炼出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启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2-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汇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9年下半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强烈要求政府承担起社会责任。当时的美国总统死抱着“自愿救济”和联邦政府不参与社会救助的信条,未采取任何措施。1933年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并于当年5月签署了《联邦紧急救助法》,标志着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一联邦紧急救助署的成立,开辟了公共救助的新纪元。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部法律一改济贫制度下事后救济的做法,将贫困的预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社会救助立法的里程碑。该法案在对待贫困问题上采用了两道防线,即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将失业者、儿童、妇女、老年退休人员与残疾人纳入公共援助体系,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援助计划。

——摘编自于婷《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改革开放初,中国广大农村分布着2.5亿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划定重点扶持区域,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国家扶贫行动。有世界银行专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尤其对减少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人数更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督战,提出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建立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等。明确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

——摘编自杨钟《改革开放推动农村扶贫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时期社会救助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2022-05-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理学是一种以儒、佛、道三教合--为特征的新儒学:理学开创于北宋初年,名儒孙复等人认为五代君臣父子伦纪破坏,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宣扬儒家道统说。宋神宗熙宁年间是理学的奠基阶段,张载以“知礼成性”的修养,把宇宙人生等形而上学的问题和有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程颢认为:“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程颐认为:“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共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接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共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理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理学的发生过程代表着一种能重新全面地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时代思潮的兴起。在这种时代氛围下,宋代士大夫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整体上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由盛唐时代对功名的孜孜追求转向道德精神的弘扬。在这种精神追求的激励之下,宋代士林中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也空前强烈。

——摘编自范立舟《南宋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积极作用。
2022-01-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绅是中国明清时期活跃于广最乡村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官吏和“面朝黄上、背朝天”的乡民之间的链接和中介。居住于本籍的乡绅与乡民之间或者有着血缘关系,或者有着地缘关系,两者必然有着强烈情感和身份上的认同,并且乡绅凭借着功名、学识及财富而成为众民之首、一乡之望,成为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因此,乡绅在乡村的社会控制中起着核心和主导性作用,成为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明清时期的乡村治理方式又可称为“乡绅治理”。

——摘编自徐祖澜《近世乡绅治理与国家权力关系研究》

材料二   16至17世纪是英围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时期,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大趋势,乡村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由封建骑士、宫裕农民和商人转化而来的乡绅阶层迅速崛起。通过教产拍卖和早期圈地运动,乡绅阶层牢牢抓住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在经济和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的乡绅逐渐形成了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农业革新与土地改良成为这种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他们积极采用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这不仅使他们实现了人生价值,收获了经济收益,而且推动了英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摘编自李璐《浅析16-18世纪乡绅与英国农业经营方式革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乡绅阶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乡绅阶层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并分析原因。
2021-12-1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日本经济测零,粮食短缺,社会矛盾丛生。对此,美国将外部的粮食援助与日本国内的粮食管控综合起来,采用多种办法解决日本的粮食问题,如实施占领区政府救济基金援助、粮食强征政策等。这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对日本的农业与社会步入正常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的经济恢复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民众要求改变过去以粮食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追求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品种多样化,西式饮食日渐受到日本人的欢迎。尽管日本农业已于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但其粮食自给率却在不断下降。仅仅在1954年,日本粮食进口占共所有进口的比重就达26%,这一现象与美国实施的对日粮食倾销战略关系密切。日本经济复苏后美国长期实施的对日粮食倾销连同战后初期的粮食政策,共同构成了二战后美国对日粮食战略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后初期美国对日粮食援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粮食战略的影响。
2021-12-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国之初,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军事威胁,而且外债和国内的公债负担沉重。人民对于政府的不满情绪高涨,华盛顿多次说明建设廉洁政府的必要性,声称“人民是宪法的制造者”。

在此影响下,公民纷纷监督政府。当时大部分官员属于绅士阶层,受过良好的教育,为此,他强调“道德建设是建构人民政府的必要源泉”,而且是更经济的手段。面对部分官员的“心口不一”,华盛顿提出要让政府在“法律指引之下”,政府的权力“要在宪法规定的明确的附属权力中行使”。他还通过“精心考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建成了崇尚道德的官僚队伍。众多美国公民受到华盛顿等绅士的影响,也对自身不道德行为进行了约束。

——摘编自管禹《美国华盛顿总统“廉洁政府”思想探析》

材料二   民国成立之初,孙中山多次强调“共和国之根本在法律”,为此他先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文官惩戒法草案》等。在孙中山看来,“吾国吏治之坏”,“在官俸微薄,地位不稳,又无养老金”,为此他主张借鉴现代西方厚以年薪的官员管理意识,注重官员的合法利益保障。他强调:“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为此,他专门在政体中设置考试院以行使考试权。他赞赏明清两代御史使得“上自君相,下至微职,儆惕惶恐”,又说,“美国纠察权归议院掌握……常常形成议会专制”,因此主张把监察权从议会中独立出来作为革命党人的领袖,他认为“党之用意,彼此助政治之发达”,革命党人要学习“孔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官治国,应一心为公。对于一些革命动机不纯、灵魂肮脏的党员,孙中山主张必须坚决清除出党。

——摘编自赵天宝《孙中山廉政思想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廉洁思想能够成功实践的因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廉洁思想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021-12-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2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光荣革命”缔造的是一个君主立宪政体,在这个政体下,君主的实权逐渐被削弱,让位给议会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多数派负责。如果说在“光荣革命”之初,行政与立法的关系尚不明确,国王与议会有可能各行其是;那么到18世纪中叶,国王的权力已经消退了,立法权已高出行政权,国王将行政权置于自己的控制下。任何政府要想存在,就必须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政府与议会的关系现在变得很敏感,为取得议会多数支持,政府不惜采用贿赂、收买等手段,从而造成了18世纪腐败的政治局面。收买选票与收买议员是公开进行的,辉格党就靠这种手段维持了近50年的统治。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荣革命”后至18世纪英国政府与议会关系的变化,并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8世纪英国政治制度。
2022-02-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汇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