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材料 路德维希·艾哈德在战后的德国推出货币和经济改革,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秩序。

社会市场经济基本理念是:保持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保护自由竞争,限制垄断,同时实行若干社会保障和补偿制度,减少过于不公平的分配状况。1948年6月20日,德国西部的占领区开始实施货币改革,新的德国马克取代了旧的马克,通过新旧货币的兑换,短时间内市场上的货币量减少了93.5%。恢复市场秩序成为可能。货币改革后,几乎一夜之间,西德的商品市场趋于稳定。商人对于市场的信心也回来了。1950年时,物价已经开始下降,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5年,德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两国,跃居世界第二1951年至1965年间,德国的GDP平均增长率达到66%,德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率高、价格稳定、失业稳步减少的特点,“德国制造”享誉全球,人们称这一时期的德国经济为“经济奇迹”。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德国“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艾哈德领导的经济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就失去了海关主权和关税自主权,实行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协定关税”,是世界上最罕见的低关税。这种低税率对于帝国主义倾销廉价商品和掠夺原料提供了有利条件,却严重推残了中国民族工商业,中国人民为收回关税自主权,曾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如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北京学生和工人举行了要求关税自主的示威游行,各地群众纷纷响应,但最终没有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摆脱协定关税的束缚,振兴经济,决心收回关税主权。负责此事的宋子文在作出一定让步后,争取到了各国同意,最终通过了关税自主政策。这些政策内容是多方面的:将协定关税改为国定关税,中国政府自定税率;实行海陆关税统一;自行降低出口税率;关税税款存入中央银行,中国政府可以自由支配。

——根据李新《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二卷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能够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有利条件。
(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
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
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2020-04-30更新 | 1735次组卷 | 5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阿云案”为宋神宗时期轰动朝野的重大案件,围绕其审理,变法派与保守派在适用“律”或“敕”上展开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68年,登州女子阿云在服母丧期间,行聘于韦阿大,持刀将其砍伤,被抓后交待所犯之事。同年,神宗下救令:“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者,从谋杀减二等论。”知州许遵依皇帝敕令拟减刑免死意见。审刑院和大理寺依《宋刑统》条款“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判阿云“谋杀已伤”论绞。这引发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首的两派分歧,王安石以皇权为尊敕书为大,主张轻判阿云;司马光以法律为大,维护祖宗成法、夫为妻纲,坚持以谋杀亲夫的罪名判死刑。此谓“律敕之争”。宋神宗支持王安石意见,下诏赦免阿云死罪。17年后,宋哲宗继位,司马光上台,将阿云斩首示众。

——李庆刚《北宋天字一号案件》

材料二 宋朝第一部刑法典是《宋刑统》,修成于宋太祖时。《宋刑统》颁布后,中经宋神宗、哲宗、高宗几朝数次修改。由于它是宋代开国以来第一部法典,继承皇位的几代君主都不敢轻易修改,所以,每次改动都很小。所谓“刑统”,是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省称,“敕”是皇帝发布命令的一种形式,具有补充、修改甚至废弃律的法律效力。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对“阿云案”的态度及其政治用意。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案件结局一定程度上反映王安石改革结果,试由此分析影响此次改革成败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贯穿“阿云案”的几对矛盾,指出这些矛盾所反映的实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广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包括(  )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③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④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同年赵烈侯任命相国公仲连进行了赵国历史上首次改革。改革是从抑制赵烈侯的不当赏赐开始的。当时赵烈侯喜欢郑地的流行音乐,欲赐给郑地歌手每人万亩土地,公仲连借故不执行,直至托病不上朝。后来公仲连向赵烈侯引荐了牛畜、荀欣、徐越三位名士。“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迪(通悠)然。明日,苟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允,君说”。于是派人对公仲连说:“歌者之田且止”。并任命牛畜为师,苟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

赵烈侯去世后,赵敬侯继承功业,统治赵国十二年(前286年一前375年),使赵国“城不顿于敌国,地不亏于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临国之患”。

——摘编自林献忠《试论赵国两次改革指导思想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公仲连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仲连改革的意义。
8 . 北宋王安石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有诸多相同点,但两者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最本质的差异在于是否(  )
A.对普通民众有利B.推动社会转型
C.得到统治者支持D.能够富国强兵
2019-12-06更新 | 883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019-12-02更新 | 273次组卷 | 107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普职融通部)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   民国期间,教育部公布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各出版机构遵照标准自编课本;官方虽不断推行统一教科书,但统一教科书编写科目残缺且没有形成专门发行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我国教材编写事业的新篇章。以解放区的教材制度为依据,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将全国教材的编写、审定、出版、发行权收归中央。1950年,作为教材编写专门机构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人教社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的文化教育方针和“各科教材必须保持完整的科学性和贯彻爱国主义的精神,参考苏联,编写完全适合于中国需要的新教科书”的编辑方针,组织大批专家开始重新编写和修订中小学教材。

——摘编自郭戈《我国统编教材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经验》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材编写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材编写改革的意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