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云冈石窟前期大佛雕有大耳、大目,具有典型北魏鲜卑族人的特点:公元494年以后佛像造像追求精细,面型大多消瘦,服饰也趋向宽衣博带,显现出南朝士人“秀骨清像”的独特形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鲜卑族加速封建化B.三教合一逐渐完成
C.石窟佛像属于影像史料D.体现中西文化融合
2022-07-07更新 | 58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一 到了夏商周三代,黄河流域的居民不断吸收周围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族的成分,逐渐形成华夏民族。相传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的民族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吴和越开发了东南地区。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楚地的华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相交融,共同开发了长江中游地区。最后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这个统一的过程也可视为多民族交融的过程。到了汉朝,华夏族进一步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扩大为人口近6000万的民族,后来遂称汉族。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图 《元晖墓志铭》拓片及元晖墓志铭摘编


(1)依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族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2)写出《元晖墓志铭》的具体史料类型。依据材料内容,具体说明《元晖墓志铭》可以印证哪些史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金建国以后,灭辽攻宋,忙于战争攻取,一直没有制定成文法,致使将相大臣各以自己的意志为法律,在自己所控制的地区为所欲为。面对这种情况,金熙宗在汉族文人的帮助下,于“黄统间,下学士院,讨论条例,顽行天下。目之日《黄统新制》,近千余条”。这是金朝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这部成文法,现已失传,其内容不可尽知,但从零星史料记载中可以知道,“新律之行,大抵依仿大宋”,大约是依据《宋刑统》而制定。《金史·刑志》又记载说,《黄统新制》是“以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辽宋之法,类以成书”,说明《黄统新制》也参考了唐律和辽法。金朝的法律属于中华法系,具有封建法律的特征。

——摘编自赵永春《论金熙宗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熙宗法律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熙宗法律改革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在秦孝公在位期间主持了变法。其变法内容之一是“废井田,开阡陌”。时值孝公十二年,秦迁都于咸阳之际,曾将城市和农村进行重新划分,变成了四十一县(也有史料记载为三十一县),并垦荒田开阡陌。在百姓中实行什伍连坐,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什伍之内互相纠察告发。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商鞅大力推动变法使他树敌无数。秦孝公死后,商鞅就立刻被抓入狱,最终死于车裂之刑。

——摘编自【日】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商春秋战国》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这个漫长的分裂时期之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了六国,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大一统时代。……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秦王朝又以原来秦国之制为主要标准,尽可能地对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制度进行整齐划一的工作。

——摘编自张荫麟、吕思勉《秦汉历史的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变法对商鞅本人和秦国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指出“守”“尉”“监御史”所仿效的中央政府的具体官职,举例说明秦王朝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的整齐划一的工作,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措施的意义。
5 . 史料记载,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姓名均可考的民族通婚共241起。其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有158起,占族际婚总数的65.6%,仅北魏一朝的民族通婚就有121起,这其中又以鲜卑与汉族联姻占绝大多数。这可用于说明北朝时期
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B.民族交融出现高潮
C.民族政权和平更迭D.门阀制度趋于消亡
6 . 据某话本记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老妪喂鸡豕,唤“罗,吵,罗,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日: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霜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该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王安石变法引起民间普遍不满B.话本因为艺术加工而不可采信
C.王安石变法维护豪强地主利益D.话本还应与其它史料相互印证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迁洛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影响。

材料二



③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记录了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分别指出材料二中①②③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变革的哪些史实。

材料三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和西藏人。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政治变革的角度说明“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8 . 如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B.研究者立场影响了对王安石的评价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如下有老耄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贵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故皇上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百分未得其一焉!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改革就是新与旧的斗争,新的代替不了旧的,则必然是旧的扼杀掉新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除旧比布新还要难,因为除旧就意味着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夺掉和旧体制相联系的那部分人的饭碗,必然引起大的社会动荡。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材料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改良主义是一条行不通的道路,是条失败的道路。……改良主义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

——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

材料四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7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戊戌变法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2)怎样理解材料三的观点?
(3)结合材料四中提到的两部文献的不足谈谈我们应怎样运用史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实物史料作为-手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能较为真实的反映历史。下图是“明定国是”诏书,它见证了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2021-02-10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