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时期,流传的口号各有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①口号都体现了浓厚的革命色彩
②经济建设的探索合理有成效
③国家建设面临复杂的内外形势
④不同时期口号时代特征明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235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78年以来的20多年里,中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下表反映了

①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②国有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所示为1958年7月发行的年画。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
A.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的建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宏伟蓝图的绘制
C.人民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良好愿望D.我国开始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的时代
4 . 如图为1953年发行的宣传画。该作品创作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B.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D.人民公社化运动推进
5 . 共和国的经济成长

材料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新中国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快速工业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制度变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索的结果。经过6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奋发图强,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与改革开放后人口就业情况对比单位:万人

年份从业人员按产业类别划分按城乡划分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镇乡村
建国后1952207291731615281885248618243
1953213641774417071914275418610
1954218321814718321813274419088
1955223281858518911852280219526
1956230181853524442039299320025
1957237711930021152356320520566
改革开放后198752783316631172693751978639000
198854334322491215299331426740067
1989553293322511976101291439040939
1990647493891413856119791704147708
1991654913909814015123781746548026
1992661523869914355130981786148291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经济建设展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择一个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时段,概括该阶段的经济建设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6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0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壮举推动农村发生革命性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带动广大小农户迈向农业现代化。粮食产量由6000多亿斤提高到1.2万亿斤,农民收入由130多元增长到1.4万多元,实际增长17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近40平方米。城镇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由70.5%下降到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摘编自韩长赋等《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

材料二   20世纪整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重点主要在广东福建沿海布局,推动了以深圳为代表的区域开发。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局势中产生了不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因素。处在战略转折关头的中国,将突破口敲定为浦东的开发、开放……邓小平关于浦东的开发、开放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谋划的,发挥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带动我国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腾飞。

——摘编自李正图《浦东开发开放模式研究》

材料三   深圳1980年和2019年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照表

项目时间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02.710.181978元(1985年)
201922000942443156.25万元

(1)阅读材料一,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指出针对农村的“改革壮举”。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浦东地区开发开放的原因。
(3)以上海、深圳发展传奇为代表的“中国崛起”,令人叹为观止。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并简要分析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②以上海地区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及其意义,说明“中国崛起”主要得益于自身的改革开放。
2021-05-06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2001年,党内曾把这一阶层界定为“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004年,十届二次人大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写入宪法。这一变化
A.说明了我国已经消灭了阶级斗争B.体现出理论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
C.折射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D.反映出我国社会结构的时代变化
2021-05-06更新 | 84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普通高中联合历史素养大赛试题
8 . 如图为2005年第40期《中国经济周刊》的封面。封面中十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用词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
A.计划经济已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B.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形成
C.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9 .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之党是近现代历史的依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大事记(部分)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8年11月到
1930年1月
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等三篇文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942年开展延安整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在军队、解放区政权两个根本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在元旦讲话中声明了收复台湾的重要性。在他列出的3个主要目标中,其中1个是将台湾回归列入工作日程。……1月6日,北京就为习仲勋开了绿灯,让他准备一个广东接受外资的方案交北京正式批准。……6月18日,邓小平对安徽省委书记说:不要争论,你这么干下去就是了,就实事求是地干下去。

——依据《邓小平时代》改编


(1)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表中提到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为实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怎样重大的决策?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9年我国在内政、外交方面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史实。
2021-05-02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对下面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1984—1987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
美国3.1 %2.6 %3.5 %6.5 %
欧共体-0.3 %2.1 %3.1 %3.1 %
中国5.2 %9.1 %10.9 %15.2 %

A.美国克林顿的“宏观调控、微观自主”促进了经济发展
B.欧洲一体化进程阻碍了经济快速增长
C.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D.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2021-05-0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