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古代某位思想家主张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发掘内心的善性,做到“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样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阳明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肯实落用功,负此知耳。”王阳明强调的是
A.坐而论道B.内心自省C.格物致知D.实践精神
5 .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董仲舒的上述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宋代使理学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集大成者是谁?概述程朱理学的基本主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他一生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因.理学的创造性建构而成为儒学“道统”的旗帜和“礼教”圣人。据此推知.他是
A. 董仲舒B. 朱熹
C.周敦颐D. 张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心学和理学的交锋B.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2020-11-01更新 | 204次组卷 | 4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就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儒学危机的出现
C.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
2020-10-29更新 | 727次组卷 | 3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9 .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儒学在不同时期的新发展,但其主张又有很多不同。下列说法中属于二者不同点的有
①前者主张理先而物后;后者则认为心即理也
②前者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③前者主张人以天理为行为规范;后者则认为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致良知
④前者主张心性论;后者认为人性本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理论D.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020-08-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5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