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署往寒,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为下天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校。

——黄宗羲

请回答

(1)材料一对儒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2)理又被称为“新儒”,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3)材料三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2 . 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
A.强调法治
B.强调德行修养
C.重视教育
D.人性本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017-08-04更新 | 3191次组卷 | 8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下列与材料核心观点相一致的是
A.合乎本心
B.物皆有理
C.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
D.理先气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强调
A.格物致知
B.内心反省
C.心外无物
D.天人感应
2017-05-16更新 | 257次组卷 | 1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古代著名思想家,理学之大成者,其子早丧,儿媳年轻美丽而守寡,邻人劝之曰:“父壮叔大,瓜田李下多有不便,不若找好人家而遣之。”其人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岂不守之?”终不嫁,儿媳郁郁而终。此思想家会是
A.孔子B.韩非子C.朱熹D.陆九渊
8 . “即便把中国哲学‘压’到最低程度,都绕不开他这座高峰……‘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使他开创了中国‘心’学,是当时唯一能与朱熹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文中的“他”应指
A.王阳明B.李贽C.顾炎武D.陆九渊
9 .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天有春夏秋冬……人有仁义礼智,皆以四者相为用也。”
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的思想
A.体现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B.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作用
C.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D.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