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知、行分际,“先知而后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知而不行,是不知。据此可知
A.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立
B.阳明心学张以行代知
C.朱熹重知轻行、知行脱节
D.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
2018-03-16更新 | 337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绝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心外无理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发明本心
4 . 李约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李约瑟高度评价朱熹主要是侧重于
A.理学集大成的历史地位
B.求科学之真的精神
C.促成海外朱子学派建立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2017-11-12更新 | 358次组卷 | 2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者爱人
B.“三纲五常”
C.“格物致知”
D.“正君心”
2017-11-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

请回答:

(1)材料1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2说明其“新”在何处。

(3)材料3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7 . 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发生在
A.西汉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位学者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下列属于这位学者的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知行合一
C.克己复礼
D.天子之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9 . 《朱子语类》中有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
B.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
C.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
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
10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下列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爱人者,人恒爱之
2017-10-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