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7 道试题
1 . 某污水处理厂欲处理一批含As3和硝酸盐浓度较高的污水,研究人员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得到了耐砷的反硝化细菌,它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将硝酸盐还原为N2O和N2。分离耐砷的反硝化细菌具体步骤如下:
采集健康人体的新鲜粪便样本。
(1)配制培养基以筛选_______:该培养基中含有适宜浓度的________,从而有利于该菌的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此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接种:取采集的人体新鲜粪便样品0.3 g,接种至该培养基上。
(2)耐砷反硝化细菌的分离与纯化:取200~300μL上述培养液,均匀地涂布在已经添加了5 mmol/L As3和10 mmol/L NO3-的细菌固体培养基上。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涂布完成后,将平板置于温度为________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挑取长势比较良好、形态大小不同的菌落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纯化,用该种方法进行接种时,接种工具是________,该接种工具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操作时,在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________开始划线,目的是_______
对分离纯化后的菌株进行鉴定。
(3)测定菌株在不同砷浓度下的生长、繁殖能力:挑取单菌落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吸取1 mL菌液离心收集菌体后,分别接种到含有0 mmol/L、1 mmol/L、2 mmol/L、5 mmol/L、10 mmol/L As3和10 mmol/L NO3-的液体培养基中,测定其OD值(OD值越大,表明菌体数量越多),并绘制曲线如下图。结合曲线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

2 . 《齐民要术》记载了古人在生产中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积累的许多宝贵经验。其中关于桃醋的做法有如下记载:“桃烂自零者,收取,内之于瓮中,以物盖口。七日之后,既烂,漉去皮核,密封闭之。三七日酢成,香美可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未成熟的桃子相比,成熟的桃子单糖含量更高,利于酵母菌发酵
B.“以物盖口”和“密封闭之”都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创设无氧环境
C.“漉去皮核”可增加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提高发酵效率
D.“七日之后”发酵液中的pH会降低,其表面可能形成一层菌膜
2023-10-28更新 | 2397次组卷 | 16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 第1章 发酵工程?单元测试( A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红茶制作包括凋萎、揉捻、发酵、高温干燥等工序,茶叶细胞液中的茶(C22H18O11)被多酚氧化酶催化形成适量茶黄素是红茶风味形成的关键。近年来被消费者追捧的黑其茶多酚在黑曲霉、根霉等发酵菌种分泌多种胞外酶的参与下,使茶叶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衍生多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物质,这些物质对黑茶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1.关于红茶制作工序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
B.发酵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C.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不会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
D.高温灭活多酚氧化酶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
2.关于黑茶发酵优良菌种分离及培养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得到的菌种通常保存在低温条件下
B.可采用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分离黑茶发酵菌分泌的多酚氧化酶
C.培养黑茶发酵菌的培养基中须加入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
D.培养基的PH应控制为中性偏碱

4 .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为探究某种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人员在接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中放置了含某种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和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一段时间后测量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富集培养,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培养三代,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培养代数

平板各区域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的直径/cm

①号区域

②号区域

③号区域

④号区域

第一代

0

2.27

2.13

2.27

第二代

0

1.95

2.02

1.87

第三代

0

1.80

1.87

1.78

A.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
B.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C.平板中①号区域的滤纸片不含抗生素,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D.随培养代数增多,抑菌圈的直径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科研人员从某菌株中获得了C1酶基因,将其与 HT质粒进行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生产高效C1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C1酶基因以B链为转录模板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能形成红色复合物,滴加适量C1酶和CX酶后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B.酶切位点1加上SmaI的识别序列,酶切位点2加上BamHⅠ的识别序列
C.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的DNA片段,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D.基因工程的载体除了质粒外,还可以是噬菌体或动植物病毒
6 . 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作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
D.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可能为所需菌种
2023-08-13更新 | 420次组卷 | 45卷引用: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选修1)
7 . 腐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大豆食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腐乳前需要对各种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B.腐乳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C.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曲霉
D.为提高腐乳品质和产量,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和选育优良菌种
2023-07-22更新 | 326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8 . 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罐藏法、巴氏消毒法、冷藏法、干燥法、加防腐剂等,他们是如何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罐藏法是将食品进行短时间的高温、高压处理,然后放入已经消毒的金属或玻璃罐中,并在真空下封口
B.巴氏消毒法,是采用较温和的物理化学因素,杀死一切对人体有害的致病菌
C.防腐剂法,食品中加入无毒副作用的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D.干燥法,由于含水量低,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9 . 取10-4和10-5的土壤稀释液各0.1mL,分别涂布到有LB培养基和尿素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 37℃恒温箱中培养24~48h,生长的菌落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培养皿中是 LB培养基
B.丙、丁中加入的土壤稀释液的稀释度分别是10-4和10-5
C.丙、丁中有可能出现不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D.丙、丁中能产生脲酶的菌落呈红色
2023-06-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章 发酵工程(提升卷)-【单元分层卷】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同步测试卷(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10 . 泡菜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蔬菜在经过腌渍及调味之后,有种特殊的风味,很多人会当作一种常见的配菜食用。在泡菜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积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发酵初期: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中,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间歇性地放出,从而使坛内逐渐形成厌氧状态,乳酸发酵开始。气泡的来源是________。相应的反应式为_______
(2)发酵中期:由于初期乳酸发酵使乳酸不断积累,pH下降,厌氧状态形成,乳酸菌开始活跃,并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0.8%,pH为3.5~3.8.这一时期为泡菜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而且清香。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_____
(3)乳酸菌的培养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pH之外,还必须保证______条件。
(4)在泡菜制作的初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乳酸菌与乳酸菌之间的_______以及乳酸菌与杂菌之间的_______上。中期以后坛内的生存斗争集中表现为_____
2023-06-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 B卷 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