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1 . 下图是患甲病(A、a)和乙病(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显性遗传
B.若Ⅱ—1不携带乙病基因,Ⅲ—1与Ⅲ—4生的男孩只患乙病的概率为1/12
C.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是1/4
D.Ⅱ—4的基因型是aaXBY,Ⅱ—5是杂合子
2024-06-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研究人员将黑曲霉菌高产糖化酶基因导入毕赤酵母GS115中,构建能直接利用淀粉的工程菌,该过程所用质粒(仅示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图2是高产糖化酶基因及PCR扩增后的示意图(仅示部分碱基),甲、乙、丙和丁为引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是培育直接利用淀粉的工程菌的核心步骤。
(2)获取目的基因需要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应选用的引物组合为________,并在其_______(填“5'”或“3'”)端添加限制酶切割位点。A为扩增后添加限制酶切割位点,则图中A处的碱基序列应为________
(3)毕赤酵母GS115是一种组氨酸营养缺陷型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生长必需的组氨酸,并且对氨苄青霉素敏感,因此可最好利用________的培养基(不含淀粉)筛选导入高产糖化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毕赤酵母GS115(重组细胞),再将筛选出的细胞转接至含_____的培养液(含淀粉)中进行发酵产酶性能测定。
3 . 土壤盐碱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其中苏打盐碱地由于其含盐量高、高pH胁迫以及土壤通透性差,致使植物难以生长。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存能力强,盐碱地种植水稻是一项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利措施,可达到恢复生态与发展粮食经济的双重目的。据此,我国研究人员探究了苏打盐碱胁迫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根据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处理

叶绿

素a

叶绿

素b

叶绿

素a/b

净光合作用速率

[μmol/(m2·s)]

气孔导

度[μmol/(m2·s)]

胞间CO2浓度

(μL/L)

产量

(g/盆)

对照组

1.05

0.18

5.78

22.08

1068.63

316.61

109.19

轻度胁迫

0.95

0.16

6.01

20.18

1045.28

332.40

93.98

中度胁迫

0.90

0.12

7.34

15.45

996.52

338.85

71.46

重度胁迫

0.82

0.08

10.42

10.81

952.12

343.44

53.48


(1)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可先提取叶绿体色素,再进行测定。提取叶绿体色素时,选择___________作为提取液
(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气孔导度是否为该实验中净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___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苏打盐碱胁迫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脱落酸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探究脱落酸(ABA)对水稻抗性的影响,科学家以D-4和J-51两种品系的水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活性氧物质包括超氧自由基、H2O2等,活性氧的过量积累会对植物体造成多方面的损伤,能破坏植物体内的蛋白质、膜质、DNA、RNA等,同时植物体内的其他细胞组分也受到严重损伤,导致植物的多个生理代谢紊乱。

某同学认为ABA能提高水稻对苏打热碱的通的抗性和苏打盐碱水田中水稻的产量,据图分析他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推测ABA的作用机理为____________,从而提高水稻的耐受性。
4 . 大肠杆菌能进入实体瘤核心并保持较强活性,科研人员期望利用大肠杆菌构建一种基因表达可控的工程菌,用于人体特定部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科研人员利用温度敏感型转录调控蛋白构建温控表达的质粒系统,部分结构如下图。在人体特定部位进行42℃处理后,p7可在重组酶Bxb1作用下翻转,免疫元件中的GFP和aPD-L1两种基因可以成功表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p7应为____(填“启动子”或“终止子”),其功能是____
(2)Tel42为来自λ噬菌体的温度敏感型转录抑制因子,在大肠杆菌中具强活性的启动子pLac可以使Tel42持续性表达,当温度____(填“低于”、“等于”或“大于”)42℃时,Tcl42蛋白会抑制启动子pRL。
(3)质粒系统就像“基因电路”,其中的Tcl42基因就像“开关”,能在加热时瞬时激活特定基因。其核心基因包括重组酶Bxb1基因、分泌型aPD-L1蛋白基因(该蛋白可用于免疫治疗)等。请选择相关选项完善该“基因电路”的技术路线:用不同的限制酶、DNA连接酶分别处理温控抑制元件、重组元件、免疫元件及质粒,构建“基因电路”→ ____→重组酶Bxb1基因不表达→免疫元件无功能(不表达aPD-L1)→____→解除Tcl42蛋白对启动子pRL的抑制→________→细菌合成GFP,并分泌大量aPD-L1。将下列选项代号填入上述横线,将“基因电路”补充完整。
A.受体菌37℃时
B.菌体升温至42℃时,蛋白Tcl42失去活性
C.荧光蛋白GFP基因、aPD-L1基因的转录
D.重组酶Bxb1基因表达,进而引起p7两侧发生重组
(4)将“基因电路”质粒导入菌体前,科研人员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的作用是____。导入后的菌体用____方法接种于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由此成功构建用于免疫治疗的温控工程菌。
(5)使用聚焦超声(FUS)装置,可以使动物特定范围的组织快速升温至42℃,从而实现体内微生物治疗的温度控制。为验证上述温控工程菌可被FUS处理激活,并具有肿瘤免疫治疗效果。请以成瘤建模后的小鼠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____
2024-05-23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5 . 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③④表示抑制作用
B.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用M受体阻断剂处理运输动物可导致皮质醇分泌减少
6 . 与雌蚕相比,雄蚕在生命力、桑叶利用率和吐丝结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科学家利用诱变和杂交的方法构建了一种家蚕品系,实现了专养雄蚕的目的。该家蚕品系雌雄个体基因型组成如下图所示。A/a为控制卵色的基因,显性基因A决定黑色,隐性基因a决定白色,b、e是纯合时引起胚胎死亡的突变基因(注:ZbW、ZeW为纯合子),“+”代表野生型基因。研究发现,在该家蚕品系的性染色体上存在交换抑制因子,能避免四分体中染色体片段互换,从而保留该品系用于育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构建该品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该品系产生的黑色受精卵为雌蚕,白色受精卵为雄蚕
C.由上图可知该品系不可能产生的基因型配子是Za++、Zabe、Zab+、WAb、Wa+
D.该品系能产生四种受精卵,其中胚胎致死的基因型为Zab+Zab+、Za+eWA+
7 . 甲、乙两图是温度或pH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模型,判断甲、乙两图中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别为甲:___;乙:___
(2)低温与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___(填“一样”或“不一样”)。
(3)将胃蛋白酶(最适pH为1.5)由pH为2的环境中转移至pH为10的环境中,该酶的活性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甲、乙两图说明酶具有___的特性。
2024-05-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第三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8 . 下图1表示叶肉细胞中合成糖类的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其中TP(磷酸丙糖)是糖类合成的关键中间产物。图2是某植株在密闭条件下,温度适宜时测得容器中24小时内CO2浓度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RuBP结合形成C3。这个过程称作____。据图可知TP的去向有3个,其中一部分TP用于合成淀粉暂时储存起来,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
(2)在叶肉细胞中TP可转化为蔗糖,再通过____长距离运输到其他的组织器官。若蔗糖的合成或输出受阻会导致光合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
(3)图2中,在ab段密闭容器中的CO2浓度保持不变,此时该植株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与bc段相比,cd段CO2浓度升高明显变缓,其主要原因是____
2024-01-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生物试题
9 . 不少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平稳,清晨出现一段时间高血糖,该现象称为“黎明现象”。研究人员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黎明现象组(DP+)和无黎明现象组(DP),测定体内相关激素的含量如下图1。进一步检测外周淋巴细胞中多个与生物钟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相关结果如下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多或胰岛B细胞受损的现象
B.胰岛素、褪黑素、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黎明现象”
C.清晨,DP+组机体胰岛素含量逐步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D.夜间,DP+组中生物钟相关基因表达下降,推测“黎明现象”与生物节律紊乱相关
2024-01-2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10 .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小麦增产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小麦的光反应过程包括多个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生在两种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中的电子被光激发的反应,如图所示。

(1)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中的电子被光激发的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2)据图可知,光系统Ⅱ中,光使叶绿素中的一个电子由低能状态激发到高能状态,这个高能电子随后丢失能量,进入光系统Ⅰ,此过程中丢失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分子中的能量,光系统Ⅱ中丢失的电子由________分子中的电子补充;光系统Ⅰ中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
(3)若CO2浓度降低,图中电子传递速率会________
(4)科研人员发现,长时间增施CO2,小麦光合作用逐渐减弱,最终影响小麦产量,该现象被称为“光合适应”。为探究其原因,研究者以小麦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

据图2可知,常温+CO2处理组在超过29天后,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直至低于常温处理组。结合图3分析,原因是________
请根据本研究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________
2024-01-2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