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15 道试题
1 . 某生态研究小组为了从纤维素分解菌获取纤维素酶,以便将农作物秸秆作为酿酒工业的原料,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分离提取较纯净的纤维素分解菌。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土壤取样→②选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⑤挑选菌落

(1)从物理状态来看,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对该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
(2)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的碳源为_____;除了碳源外,培养基中还应该含有的营养成分有_____
(3)图甲所示接种方法主要用于_____,该方法不能用于测定菌体的数目,其原因主要是许多菌落并不是由_____形成的。
(4)图乙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该培养对应于流程图中步骤_____(填写标号)。
(5)在鉴别培养基中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保持细菌生长过程中_____的稳定等。
(6)图乙中出现的无透明带的菌落,其代谢类型最可能是_____。流程图中步骤⑤的操作中,应挑选产生了_____的菌落。
2024-06-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PCR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不对称PCR的简单过程如图所示。假设模板DNA分子初始数量为a个,6次循环后开始扩增产生ss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需要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
B.据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甲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上述过程中子链分别沿限制性引物的5′端、非限制性引物的3'端延伸
D.该不对称PCR过程中需要(26-1)a个限制性引物
3 .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正确的组合是(  )

①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胰蛋白酶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③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④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6-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快速检测餐饮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主要包括无菌采样、培养基预增菌、煮沸法提取DNA 和实时荧光 PCR技术特异性检测四个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预增菌可以通过保持营养的稳定供给使所提取的菌株均能正常生长
B.提取 DNA 时需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液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后采集上清液
C.可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的保守序列设计两种引物,两引物的序列不互补
D.为满足PCR反应的需求,需控制退火温度及添加 Mg2+以保证DNA 的稳定增长
5 . 光系统II和光系统I共同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电子的传递过程,是完成光反应必需的结构。图1为光反应中电子传递过程示意图,其中实线代表H+传递,虚线代表e-传递,PQ既可传递e-,又可传递H+。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系统II由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构成,前者在光能的激发下产生高能电子,电子最终由_____________提供。
(2)光系统II产生的e-在类囊体膜上传递给______________用于合成NADPH。伴随着高能e-的传递,实现了H+在膜B侧的积累,该过程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图中B侧为_____________(填“叶绿体基质”或“类囊体腔”)一侧。
(3)类囊体膜两侧的H+梯度可为ATP合酶催化过程提供能量.最终实现光能转换为_____________。ATP合酶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与NADPH的数量比是2.57∶2,而暗反应阶段消耗的ATP与NADPH的数量比是3∶2。据此,结合图中信息分析,电子在传递至光系统I后会启动循环电子转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强光下植物会产生过多电子导致活性氧增加,进而促进了叶绿素的降解.引发细胞凋亡。C37蛋白为一种位于类囊体中的膜蛋白,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MV(一种可产生活性氧的物质)对野生型和C37缺失突变体叶片进行处理,检测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2所示。实验中的不同浓度的MV用于模拟_____________环境。实验结果显示,C37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_____________野生型,推测C37蛋白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6 . 水稻的根长与多个基因相关,现有一水稻品种华占()和一水稻品种热研(),热研根长明显长于华占,目前初步鉴定其根长短可能与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或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已知12号染色体上还有与根粗细相关的基因,9号染色体上存在与卷叶、非卷叶相关的基因。现有基因型为的华占水稻及基因型为的热研水稻。现欲将根长基因进行准确定位,实施了下列实验:将华占水稻与热研水稻进行杂交获得,再将与热研水稻进行杂交,获得,统计得到的性状如下表。
性状粗跟、长根、卷叶个体细根、短根、卷叶个体粗根、长根、非卷叶个体细根、短根、非卷叶个体粗根、短根、卷叶个体细跟、长根、卷叶个体粗根、短根、非卷叶个体细跟、长根、非卷叶个体
数量524951501091112
(1)基因与基因遵循______定律,通过上述实验结果______(能/否)判断华占卷叶、非卷叶的显隐性情况。若能,请写出华占水稻的显隐性对应性状;若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__
(2)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水稻根系长短与______(填“”或“”)基因有关,原因是______。②后续欲进一步判断该基因与根长是否有关,针对候选基因编码区设计引物,提取两亲本水稻的并分离出______作为______进行逆转录,定量测定比较产物的含量,从而确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为了除去提取中出现的污染,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为确定该候选基因与根长的直接关系,科学家对该基因进行基因敲除得到突变体。实验原理:在目标基因的编码序列中插入一段无用序列,导致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的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失活,若该基因与根长存在直接关系,基因敲除后,预测热研水稻的性状变化是______。该基因敲除突变体的获得,最关键的步骤是敲除载体的构建,将得到的敲除载体转化农杆菌,通过农杆菌进入水稻细胞,后经过______技术发育成转基因植株,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2024-06-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某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玉米田虫情,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展开了调查,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1平方公里约为1500亩,每亩约种植玉米4000株


亲本

表现型

组合一

均为非糯性

组合二

组合三

另雌雄同株异花的玉米()有糯性和非糯性,科研工作者对常规非糯性玉米品种Z进行诱变育种,研究者从子代群体中获得两种糯性基因突变体,假设突变基因分别为,选取不同类型的玉米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上表。
1.据上图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关于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很可能遭受了性引诱剂的消杀
B.种群被人为一次性捕杀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下降
C.玉米田不同区域被幼虫破坏程度不同,体现了玉米种群的水平结构
D.若在第一次调查时绘制玉米田的数量金字塔,会呈现倒置现象
2.据上表两个玉米突变体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杂交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雄
B.两种突变体均为隐性突变
C.所携带的突变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D.若将上表中组合一或组合二的F1自交,后代中非糯性、糯性比例均为,即可说明两突变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024-06-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温州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包膜表面存在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的血凝素HA(蛋白质)。疫苗接种和病毒检测是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举措。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利用基因工程制备重组亚单位疫苗,其技术线路是:提取流感病毒RNA→通过RT-PCR(逆转录PCR)技术扩增筛选HA蛋白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并培养→提取并纯化HA蛋白→制成疫苗。
①利用RT-PCR技术,获取HA蛋白基因时,需加入______酶;据图甲分析,扩增HA蛋白基因时,应选择的引物为______。基因表达载体构建中为提高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正确连接效率,研究人员应在图甲中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
②PCR的产物可通过电泳鉴定,设置如下: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是以HA蛋白基因片段为材料做的阳性对照组,3号泳道为实验组。图丙中3号泳道出现杂带,原因一般有______(答出2点即可)。
(2)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可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原理如图丁。当探针完整时,荧光基团(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Q)吸收而不发荧光;当TaqDNA聚合酶遇到探针时会使探针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和Q,使R发出的荧光信号并被相应仪器检测到,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数量完全同步。若每断裂一个TagMan探针,设置R发出的荧光信号的值为1.如果经n次的PCR扩增,实时荧光信号强度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说明样液中病毒的核酸数量为0.
2024-06-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下图甲、乙、丙为某动物同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及细胞内两对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图丁是该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的数量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细胞含两条X染色体,图乙细胞中也含两条X染色体
B.伴随该细胞分裂同时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bD或ABd或ABD或abd:
C.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发生于图丁中的Ⅱ时期,对应图甲时期
D.同源染色体中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2024-06-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卓越班)
10 . 研究发现,R基因是水稻的一种“自私基因”,它编码的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后代分离比,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让基因型为Rr的水稻自交,F1中三种基因型的比例为RR:Rr:rr=3:4:1,F1随机授粉获得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基因会使2/3的不含R的花粉死亡
B.F1产生的雌配子的比例为R:r=5:3
C.F2中基因型为rr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6
D.F2中R配子的概率比P中R配子的概率高
2024-06-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卓越班)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