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春有“陌上柔桑破嫩芽”、夏有“木笔犹开第一花”、秋有“无边落木萧萧下”、冬有“凌寒独自开”,这些古诗生动地描述了植物生命活动响应四时的变化而作出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NCYRC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RD)“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时,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图2。

由图1的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0.6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RD生根的影响。为探究0.6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6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RD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种培养基。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X、Y和Z三种浓度的甲对RD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
(2)“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光信号对植物开花的调控非常重要,细胞内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物质是_____,光信号使其空间结构改变,最终经信息传递系统传导至_____内,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促进花粉管生长的激素主要是_____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NCYRC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和乙烯对RD叶片脱落的影响,准备了若干长势和大小一致的外植体,均分为4组,分别将其基部插入不同培养皿的琼脂中,封严皿盖,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4组外植体叶柄的脱落情况,操作如图3培养皿中的NAA通过茎的输导组织进行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培养外植体时,封严培养Ⅲ的目的是_____。当茎端NAA的浓度高于叶片端时,叶柄脱落,反之不脱落,据此推测4组外植体理论上叶柄脱落情况,由快到慢依次为_____(填标号)。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时,梅的根仍然可以向地、茎仍然可以背地生长,这是在重力的调节下形成的。目前,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机制的假说为_____
(5)综上所述,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受_____共同调控。
2 . 如图1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图2所示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情况;图3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1)若图1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d
(2)若图1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c+d=e+f,且e<f
(3)图1甲中的玉米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而图丁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
(4)图1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其原因是背光侧的细胞分裂较快
(5)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其在细胞水平上起促进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
(6)图2中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7)图2中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所对应的细胞的生长
(8)图2中该幼苗在太空中水平生长的原因是极性运输受到抑制
(9)图3中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c,则背光侧为d
(10)图3中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b,则远地侧为a
(11)图3中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II表示对根的作用
(12)图3中若曲线I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
(13)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14)达尔文提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
(15)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到尖端下部
(16)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证明了它的化学本质
(17)喷施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选择性去除杂草
(18)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19)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20)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2023-11-20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1讲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3 . 如图1为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一种蛋白质)分布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工作者研究了光和脱落酸(ABA)对某植物生长和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到图2图3的结果;依据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______


(1)开花后10~23天为果实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推断原因是此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分泌较多
(2)若遇到阴雨天传粉不足,可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以避免油菜等作物的减产
(3)脱落酸的分泌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两种激素作用相互抗衡
(4)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5)根据图2所示,光信号可能促进该植物合成脱落酸
(6)根据图3所示,光信号增加了ABA对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7)根据图3所示,一定范围内,随着ABA浓度的增加对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强
(8)根据图3所示,黑暗条件下,该植物种子野生型相对于光受体缺失突变体对外源ABA的作用更敏感
(9)摘除棉花的顶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是因为顶芽比侧芽对生长素更敏感
(10)持续干热半月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乙烯含量减少
(11)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12)“瓜熟蒂落”的过程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13)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会影响乙烯的合成
(14)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抑制种子萌发
(15)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细胞分裂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
(16)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17)用2,4­-D溶液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18)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
(19)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20)用高浓度2,4-­D处理插条,可促进插条生根
(21)细胞分裂素和油菜素内脂可分别用于叶菜类蔬菜的保鲜和提高产量
(22)草莓、番茄、油菜等作物开花期若遇阴雨天气,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来提高产量
(23)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一定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24)给水稻幼苗喷洒一定量的赤霉素溶液,可导致茎秆快速增长,结实率大大提高
2023-11-20更新 | 39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1讲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4 . 生长素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使细胞壁酸化增强细胞壁的可塑性。生长素作用于相应细胞会导致细胞膜上H+-ATP酶数量增多,从而促进细胞质中的H+分泌到细胞壁,造成细胞壁环境酸化。细胞壁的酸性环境可使某些蛋白质活化,导致多糖之间的氢键被破坏,细胞壁松弛,可塑性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在这些部位中,生长素由_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
(2)生长素发挥作用时,首先与细胞内的某种蛋白质——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效应。细胞膜上的H+-ATP酶的作用有____________,植物细胞壁中的多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果胶。
(3)为了验证生长素以酸化细胞壁的方式促进细胞生长,研究人员将生理状态、长度均相同的燕麦胚芽鞘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置于适量中性溶液中,乙组置于等量弱酸性溶液中,丙组置于等量中性溶液中并添加适量的生长素,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取出燕麦胚芽鞘测量其长度并检测细胞壁附近的pH。预期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植物根系向下生长从而伸展到水肥更充足的区域、茎叶向阳光充足的方向伸展接受更多的阳光,这些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图1为横放萌发后的玉米种子,图2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所揭示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萌发初期,___的含量下降,种子休眠被打破。(填激素名称)
(2)图1种子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茎的生长分别出现不同的向性。此时,生长较慢的是___侧(填图中字母)。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光的作用是___(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3)为了促进水稻根系快速生长,水稻插秧前___(填“能”“不能”)添加细胞分裂素,理由是___
(4)研究者采用特定方法敲除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获得了水稻的突变体。相比于野生型,该突变体根的长度会___
6 . 花开花落,春华秋实,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___________的微量有机物。用箭头和文字表示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基因表达的关系___________
(2)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___________、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研究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某一部分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3)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置于0~5℃的低温条件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处理过程中种子内赤霉素、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_________的含量变化。
(4)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___________是其中的一种。
7 . 下图表示的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可简单地理解成“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这里的“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界限指的是甲图中哪几个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2)在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理效应分别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图中A→A′的含义是不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8 . 如图为某幼苗水平放置示意图,据图探讨:


(1)分析图中根尖、茎尖的生长趋势及原因。
趋势:______
原因分析:______
(2)自然状态下,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何意义?
2023-09-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5.4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9 . 请根据以下实验设计,解释顶端优势的原因。
1934年,Thimann等人进行了一次经典的实验。他对豌豆进行保留顶芽或去除顶芽的处理,之后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其侧芽的生长状况。
组别侧芽增加的长度(mm)
a.保留顶芽3.4±0.5
b.去除顶芽16.0±2.7
c.去除顶芽,外施生长素1.8±0.6

(1)a、b组处理的结果能否说明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2)b、c组处理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3)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023-09-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5.1 植物生长素
10 . 下图表示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幼苗的关系,其出现向光性时,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
(2)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的芽的关系,在顶端优势中,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m,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
(3)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茎,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
(4)若曲线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时,且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的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