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6 道试题
1 . 长方、堑堵、阳马、鳖臑这些名词出自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商功》,其中阳马和鳖臑是我国古代对一些特殊锥体的称呼.取一长方,如图长方体,按平面斜切一分为二,得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三棱柱,称该三棱柱为堑堵,再沿堑堵的一顶点与相对的棱剖开,得四棱锥和三棱锥各一个,其中与矩形为底另有一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锥称为阳马,余下的三棱锥是由四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已知长方体,按以上操作得到阳马,则阳马的最长棱长为(       

A.B.C.D.
2020-03-10更新 | 29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三中学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全部流到下部容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如图,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组成,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均为8cm,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高度的(细管长度忽略不计).假设该沙漏每秒钟漏下的沙,且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沙漏中的细沙体积为
B.沙漏的体积是
C.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此锥形沙堆的高度约为2.4cm
D.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大约是1985秒(
2020-03-09更新 | 81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版 湘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过关斩将 第4章 专题强化练9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空间几何体问题
3 . 《五曹算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甄鸾为各级政府的行政人员编撰的一部实用算术书.其第四卷第九题如下:“今有平地聚粟,下周三丈高四尺,问粟几何?”其意思为“场院内有圆锥形稻谷堆,底面周长3丈,高4尺,那么这堆稻谷有多少斛?”已知1丈等于10尺,1斜稻谷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稻谷约有(       
A.57.08斜B.171.24斛C.61.73斛D.185.19斛
2020-03-04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4 . 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将军饮马”问题,即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后再回到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军营所在位置为,若将军从山脚下的点处出发,河岸线所在直线方程为,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A.4B.5C.D.
5 . 祖暅原理也就是“等积原理”,它是由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祖暅首先提出来的.祖暅原理的内容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势”即是高,“幂”是面积.意思是,如果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已知,两个平行平面间有三个几何体,分别是三棱锥、四棱锥、圆锥(高度都是h),其中:三棱锥的体积为V,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现用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去截三个几何体,如果得到的三个截面面积总相等,那么,下面关系式正确的是(       
A.B.
C.D.
6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在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接雨水,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注:①平地降雨量等于盆中积水体积除以盆口面积;②一尺等于十寸)(       
A.2寸B.3寸C.4寸D.5寸
7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积,求其直径的一个近似公式.如果球的半径为,根据“开立圆术”的方法求得的球的体积为
A.B.C.D.
2020-02-29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A版(2019) 必修第二册 突围者(经验篇) 第8章 第3节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8 . 数学家欧拉于1765年在他的著作《三角形的几何学》中首次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三边中垂线的交点)、重心(三边中线的交点)、垂心(三边高的交点)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之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已知的顶点为,则该三角形的欧拉线方程为(       ).注:重心坐标公式为横坐标:; 纵坐标:
A.B.
C.D.
2020-02-27更新 | 606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9 . 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和垂心(外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垂心是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依次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已知的顶点,且,则的欧拉线方程为______.
2020-02-24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数学试题
10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云:“今有木长三丈五尺,围之尺.葛生其下,缠木三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其意思为:圆木长尺,圆周为尺,葛藤从圆木的底部开始向上生长,绕圆木三周,刚好顶部与圆木平齐,问葛藤最少长______尺.(注:丈等于尺)
2020-02-23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